超預期“降息”落地點燃債市做多熱情。周二(8月15日)早間,國債期貨跳空高開后,全天保持強勢震蕩,銀行間現券收益率普遍回落3-5BPs,資金面被稅期擾動稍有收斂,不過當日并未擾動交投熱情。
市場人士表示,央行三個月內兩度下調政策利率,以強化逆周期調節,提振市場信心,支持實體經濟恢復,后續10年期國債收益率大概率在2.6%左右波動。還有部分機構預期可考慮在本階段適度降準,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此外,還可考慮對階段性的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進行適當延期,以穩定經營主體預期、方便其安排好投資經營。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行情跟蹤】
國債期貨全線收漲,30年期主力合約漲0.72%,10年期主力合約漲0.24%,5年期主力合約漲0.17%,2年期主力合約漲0.04%。
銀行間主要利率債收益率普遍下行,早間受降息提振,中短期收益率快速回落3-5BPs,午后部分品種收益率下行幅度稍有收窄。截至發稿,10年期國開活躍券230210收益率下行4.2BPs報2.684%,10年期國債活躍券230012收益率下行4.6BPs至2.574%。
中證轉債指數收盤跌0.15%,21只可轉債跌幅超2%,大葉轉債、亞康轉債、岱美轉債、宏微轉債、海泰轉債跌幅居前,分別跌19.39%、7.45%、5.85%、5.48%、5.39%。漲幅方面,12只可轉債漲幅超2%,“N神通轉”、“N興瑞轉”、“N華設轉”、“N煜邦轉”、盛路轉債漲幅居前,分別漲57.3%、57.3%、26.05%、17.61%、6.44%。
交易所地產債多數下跌,“20中駿03”跌超15%,“19遠洋01”跌超14%,“19遠洋02”跌超8%,“22旭輝01”跌超4%,“16金地02”跌超3%,“16龍湖02”跌超2%;“21旭輝02”漲超6%,“20旭輝02”漲超5%。
【海外債市】
北美市場方面,美債收益率在亞市交易時段繼續全線走高,10年期美債收益率現報4.213%,上行3.1BPs,3年期和5年期美債收益率分別報4.669%和4.383%,上行2.6BPs和2.8BPs。
對于美聯儲后續加息節奏,目前市場不少機構傾向于美聯儲或再次“跳過”加息,2022年3月以來的本輪加息周期有望迎來尾聲。本周,美聯儲將公布其8月貨幣政策會議紀要,對于后續美聯儲是否會繼續加息,市場預期仍存分歧。
亞洲市場方面,日債收益率周二漲跌不一,中長期品種表現偏弱,10年期日債收益率尾盤上行1BP至0.631%。稍早,日本內閣府發布的2023年二季度(4-6月)國內生產總值(GDP)初值顯示,剔除物價變動因素后的實際GDP比上季度增長1.5%,換算成年率為增長6.0%,大幅超出市場預期(年率增長3%左右),連續3個季度保持正增長。隨著半導體供給制約的緩解,汽車等出口實現增長。不過受物價高漲影響,占GDP約6成的個人消費表現低迷。
日本央行最近放松了對收益率曲線的控制,在一份政策聲明中表示,日本央行表示將繼續允許10年期日本國債收益率在其0%的目標水平上下0.5個百分點左右的范圍內波動,不過提出通過固定利率操作以1%的利率購買10年期日本國債。此舉有效地將其容忍度進一步擴大了50個基點。
【資金面】
“降息”迅速落地,MLF和逆回購利率分別下調15個基點和10個基點。
央行早間公告稱,為對沖稅期高峰等因素的影響,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8月15日央行開展2040億元7天期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和4010億元1年期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中標利率分別為1.80%、2.50%,上次分別為1.90%、2.65%,充分滿足了金融機構需求。數據顯示,當日4000億元MLF和60億元逆回購到期,因此單日凈投放1990億元。
整體來看,政策利率實現三個月內兩度降息,主要源于經濟修復的內生動力還不強、有效需求仍不足,亟需通過降息等政策加快協同發力以強化逆周期調節,提信心、穩預期、穩增長。本月LPR預計將跟隨下調,1年期、5年期以上LPR或分別調降10BPs、15BPs。
午后,央行調整常備借貸便利利率,隔夜期下調10個基點至2.65%,7天期下調10個基點至2.80%,1個月期下調10個基點至3.15%。
資金面方面,Shibor短端品種多數上行。隔夜品種上行8.6BPs報1.77%,7天期上行5.4BPs報1.886%,14天期上行9.3BPs報1.854%,1個月期下行2.3BPs報1.885%。
【基本面】
中國1-7月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3.4%,預期3.9%,前值3.8%。中國7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2.5%,預期5.3%,前值3.1%。中國7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3.7%,預期4.6%,前值4.4%。中國7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3.7%,預期4.6%,前值4.4%。中國1-7月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下降8.5%;商品房銷售額下降1.5%,其中住宅銷售額增長0.7%。
國家統計局表示,7月份,國民經濟持續恢復,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但也要看到,世界政治經濟形勢錯綜復雜,國內需求仍顯不足,經濟恢復向好基礎仍待加固。
【機構觀點】
光大銀行:7月金融數據顯示實體經濟融資需求偏弱,促內需穩增長壓力增大,是本次超市場預期降息的原因。此次降息可以有效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刺激消費和投資;同時,MLF利率下調,有助于帶動LPR同步調降,有助于降低企業和房貸利率,有助于促進房地產復蘇回暖。
中信證券:MLF利率下調15個基點,7天期逆回購利率下調10個基點,說明長端利率下行空間更大,預計LPR也將等額下降15個基點。同時,MLF操作量超額對沖,加大7天逆回購操作量,有助于增加流動性供給,對沖稅期和政府債發行的影響。
民生銀行:當前企業盈利狀況下滑,企業中長期貸款拐點將至,支撐力度邊際下滑,居民端信用整體收縮,政府債務付息壓力不斷加大,降成本、擴投資和促消費仍為重要任務。為此,通過降息,可以帶動貨幣市場、債券市場,尤其是中長期信貸市場利率的下降,進而有助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的進一步下行,達到加強財政與貨幣政策配合、增強政府債務可持續性的目的,為后續國內經濟的穩固回升創造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