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財經上海8月14日電 在內外部因素綜合影響下,A股上周再度震蕩回調,上證指數收跌3.01%;A股市場日均成交額回落至7700多億元,其中8月10日再度跌破7000億元;北向資金全周凈賣出255.8億元,8月11日單日凈賣出123.4億元,創年內新高。
機構分析認為,近期市場的連日調整主要原因是社融、出口等數據超季節性回落,部分房企的流動性困局,以及信托風險。但多家頭部機構一致強調,未來積極的增量政策有望漸次落地,在政策預期逐步兌現的過程中,市場短期仍有波動風險,但下行空間十分有限;當前A股仍處于布局窗口期,預計9月或將重回上行軌道。
社融數據后續有望企穩反彈
【資料圖】
8月11日,中國人民銀行公布7月社融、信貸數據。紅塔證券表示,7月社融增量創下2016年8月以來新低,主因是6月考核壓力下信貸透支,以及7月信貸需求不足,導致人民幣信貸超季節性回落。不過,當前面臨的宏觀環境和信貸同樣大幅回落的4月并不一樣。物價、工業企業利潤、PMI等數據反映出內需已有好轉跡象,制造業去庫周期或將轉為補庫,穩增長、提振市場信心等政策措施的進一步落實和發力也將為經濟修復助力,之后信貸增長或將迎來好轉。
華福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燕翔認為,7月我國進出口數據、通脹數據、金融數據都呈現出“短期觸底、回升在望”的態勢。從出口數據來看,增速回落的背后,是由于當前全球經濟處在周期谷底;往后看,周期谷底位置數據進一步向下空間和可能性都很小,出口增速有望企穩回升。
燕翔表示,對資本市場意義更大的是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觸底回升。與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不同,PPI對企業盈利影響很大。歷史數據顯示,PPI同比增速與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盈利增速高度正相關。本輪周期中,我國PPI同比增速在2021年10月達到高點13.5%,隨后不斷回落,在2022年10月進入負增長,由此對應的是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整體盈利增速的明顯回落。
今年以來,PPI同比數據始終在負增長區間,這對上市公司盈利形成了制約壓力,也是影響行情表現的重要基本面原因。往后看,當前PPI同比開始觸底回升,在未來向上的過程中,A股公司預計同樣會表現出更強的盈利上行彈性。
增量政策有望漸次落地
對于上周A股主要指數的悉數下行,機構呈現出一致的積極樂觀。多家頭部機構認為,本輪回調后A股再次步入年內價值底部區間,上證指數在3200點下方具備支撐,震蕩整固后,市場在較高性價比下反彈隨時可能展開。
中信證券表示,政策預期落差、宏觀數據觸底、外部因素擾動等多個短期因素疊加影響致使上周市場情緒快速冷卻,是近期市場波動放大的主要原因。
但該機構認為,政策不斷發力、經濟觸底回升、盈利拐點將現的大方向依然明確。當前已落地政策只是一系列政策的起點而非終點,其他增量政策將有序落地;A股依然處于年內第三個做多窗口期,短暫波動帶來入場良機,建議繼續圍繞地產、科技、能源資源三大產業主題布局。
中金公司表示,相較事件性因素對市場短期風險偏好的沖擊,當前指數偏弱、投資者信心不足的核心原因依然在于對增長預期較為謹慎。不過從估值來看,A股市場經歷上周回調后,滬深300指數估值再度回調至前期低位附近,處于歷史低位,對應股權風險溢價重新接近歷史均值上方0.9倍標準差的水平。
中金公司認為,當前A股位置已經計入較多偏謹慎預期,后市來看雖不排除情緒影響下市場短期仍有波動風險,但下行空間十分有限,只要政策應對得當,當前位置機會大于風險;近期調整并不意味著反彈結束,維持對A股下半年中性偏積極的判斷不變。
國泰君安證券認為,從市場角度來看,權重板塊經歷兩年調整,市場對于經濟、地緣政治等一系列影響因素的看法并無太大分歧并已充分計價,悲觀者籌碼多數已出清,市場下行的空間并不大。另一方面,市場對于政策發力的預期也已多數計價,需要看到新的增量政策落地。維持對大勢的判斷:股票指數橫盤震蕩,大跌之后下行有底,不必過慮。
聚焦市場景氣優勢方向
中信建投證券認為,活躍資本市場是盤活當前市場局面的重要手段,伴隨著資本市場改革紅利的釋放、A股財富效應的彰顯和盈利預期的逐步修復,A股市場有望迎來一輪“活躍行情”。
具體配置上,興業證券建議投資者后續沿著兩條思路配置:首先是以中長期的確定性應對短期的不確定,持續關注低波動高分紅資產;其次是A股結構性行情特征下,聚焦景氣優勢的方向。
民生證券看好周期板塊,認為供給約束仍存的背景下,大宗商品生產商的股票將伴隨通脹中樞的上移,確立其長期盈利中樞,帶來機會,建議關注油、銅、鋁、煤炭、貴金屬、油運等方向。該機構還認為,全球制造業景氣度可能在未來一季度見底回升,這有利于中國已經具備規模和市場份額優勢的專業機械、工程機械、機械零部件,以及具備技術優勢,正在快速提高滲透率的新能源車產業鏈、光伏等行業的表現。
光大證券提示,后續若市場情緒與經濟數據有修復,市場風格可能會偏均衡,前期機構重倉方向的表現可能會有所好轉。新能源車產業鏈(零部件、充電基礎設施)以及部分消費行業(白酒、白電、社服)值得重點關注。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