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商品期貨市場周三(8月9日)整體企穩反彈,活躍商品收盤漲多跌少。其中,農產品多品種漲幅居前。一號黃大豆減倉收漲近2.6%,領漲商品市場;白糖增倉收高2%,日內凈流入資金超11億元;豆粕、二號黃大豆也均漲超1%。受對印標招標的樂觀預期帶動,尿素延續反彈,主力合約終盤收高2.42%。相比之下,金屬品種多數收跌,其中滬錫低開下探,尾盤以0.93%的跌幅領跌商品市場,滬銀、滬銅、滬鋅、滬鉛和滬鎳也基本收跌。
截至9日下午收盤時,追蹤國內商品市場的中證商品期貨價格指數收報1369.91點,較前一交易日上漲3.76點,漲幅0.28%;中證商品期貨指數收報1820.43點,較前一交易日上漲4.99點,漲幅0.28%。
中證商品期貨價格指數日內走勢圖(來源:新華財經專業終端)
(資料圖片)
【熱點行情回顧】
豆一沖高大漲近3% 工業硅止跌反彈
豆一主力合約9日沖高大漲近3%,站上5000元/噸關口。近期在臺風影響下,東北大部分地區遭遇強降雨,光大期貨表示,頻繁的強降雨或對大豆生長或帶來不利影響,如光照不足、內澇等影響大豆結莢鼓粒,后期需密切關注。但就基本面而言,瑞達期貨分析認為,目前大豆需求依舊處于淡季,各收購主體囤貨意愿偏低,市場走貨節奏緩慢,新豆價格暫無支撐,大豆價格暫穩。另外,進口大豆價格以及湖北地區新豆價格有所下調,對陳豆價格行情支撐力度也較為有限。總之,豆一期價震蕩偏強,但新豆上市疊加需求不佳,或限制豆價漲幅。
連跌四日后,工業硅主力合約9日自低位反彈,終盤錄得2.57%的漲幅,但供應端壓力仍持續不減,對價格形成壓制。華泰期貨表示,前期四川地區受大運會影響停爐的硅廠陸續復產,同時北方大廠前期減產產能復工在即,8月整體供應延續寬松格局。不過,由于部分廠家轉產交割貨,非交割貨供應減小,導致部分低品位現貨供應趨緊。當前現貨端受成本影響,價格下跌空間有限,同時下游行業利潤均較低,上漲支撐也相對不足。新湖期貨也認為,雖然近期行業庫存小幅去化,但依然處于高位,交割庫庫存增多,繼續壓制工業硅價格。總之,近期行業供給穩中有增,下游需求未有明顯改善,短線偏空,長期來看,四季度仍有新產能預計投放,行業開工或繼續增長,工業硅價格下行概率較大。
金屬全線走弱 棉花棉紗高位回落
金屬板塊9日普遍走弱,不僅主要工業金屬多數走弱,貴金屬也終盤收跌。其中,滬錫以0.93%的跌幅,領跌商品市場。相較其他金屬,錫在供應端題材利多明顯。自本月開始的緬甸佤邦禁礦將實質性的影響全球錫資源的供給。據國際錫業協會的分析,佤邦嚴格執行礦山開采禁令,力度遠超市場預期。這意味著在該禁令調整前,全球錫精礦資源將不可避免的收緊。但是,從市場表現來看,4月禁令剛出臺時,國內外錫市場已經對此有所反應。因此,當本月禁令實質開始執行時,錫市場略顯“利多兌現”。疊加周邊市場的偏弱表現,錫價延續了近半個月來的回落走勢。除錫以外,銅、鉛、鋅、鎳也分別收跌0.05%至0.46%不等,僅滬鋁小幅收漲0.22%。受夜盤開盤前國際貴金屬9日跳空低開,日內弱勢震蕩,尾盤金銀分別收跌0.03%和0.71%。
棉花和棉紗9日高位回落,尾盤分別收跌0.87%和0.75%。雖然棉市有關新年度減產的擔憂不減,但儲備棉近期持續保持100%的高成交率,對緩解用棉企業原料需求起到了積極作用。同時,隔夜美國公布的6月進口數據表現不佳,且海關數據顯示7月我國紡服出口同比也明顯下降,均給紡織服裝外圍需求預期帶來了沖擊,并拖累ICE期棉震蕩收跌。不過,從內外基本面看,供需邊際好轉仍是棉花市場的主旋律。一方面,國內外新季棉花產量都面臨下調壓力,另一方面,下半年的傳統旺季將至,仍有望支撐對原料的采購需求。
【日內重點新聞】
?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根據近期國際市場油價變化情況,按照現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自2023年8月9日24時起,國內汽、柴油價格(標準品)每噸分別提高240元和230元。
?據商務部市場運行監測系統顯示,上周(7月31日至8月6日)全國食用農產品市場價格比前一周(環比,下同)上漲1.6%,生產資料市場價格上漲0.1%。其中,豬肉每公斤21.93元,上漲10.0%。
?國家統計局9日發布的數據顯示,7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下降0.3%,但環比由上月下降0.2%轉為上漲0.2%;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下降4.4%,降幅比上月收窄1個百分點。
?秦皇島煤炭網9日發布的最新一期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報收于718元/噸,環比上行2元/噸。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