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影视在线观看免费完整_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_少妇被又大又粗又爽毛片久久黑人_欧美乱子伦videos

深圳熱線

豬價回暖是反彈不是周期反轉 豬企仍需持續去產能

2022-08-09 14:12:43 來源:21財經

近日,生豬價格回暖。據搜豬網數據,我國生豬出欄均價由7月15日的13.86元/公斤上漲至8月7日的17.45元/公斤。生豬期貨市場也同步上漲,8月7日,生豬LH2311合約錄得0.43%漲幅,報收17500元/噸,較7月14日最低15840元/噸的價格,漲幅已超過10%。?

對此,市場上底部盼漲情緒以及周期反轉呼聲漸高。上行豬周期是不是已經到來?一位農業首席分析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當下并沒有進入新的生豬周期,最關鍵的因素是生豬市場產能去化仍不徹底,現在豬價上漲是由暴雨天氣和二次育肥等因素引起。另一位券商分析師也在接受采訪時指出,目前生豬價格上漲是反彈不是周期反轉。

對于未來生豬價格走勢,幾家主要豬企的觀點不一。溫氏股份表示很難準確預判,因為近幾年豬價波動較大,與非瘟前相比擾動因素更多,豬周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而新希望則認為未來豬價仍處于低位;牧原股份則稱,預計今年下半年豬價能夠達到18元/公斤至20元/公斤。


【資料圖】

但無論生豬未來處于何種周期,豬企們不得不面對自2021年以來豬價持續低迷的事實,降本增效則成了豬企們的首選。

生豬價格未進入上行周期

目前的生豬市場仍處于供大于求的狀態,構成了豬價長期低迷的基礎。

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能繁母豬存欄為4296萬頭,環比下降0.21%,同比增長0.5%。但2021年8月6日,農業農村部等六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促進生豬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意見》中指出,全國能繁母豬存欄量維持4000萬頭將達到供需平衡。

“由此可見,當前生豬供給充裕。生豬進入上行周期的前提條件是產能降到供需平衡點以下。”上述農業首席分析師指出。

此外,目前生豬凍品庫容仍居高不下,也使得市場供大于求。上海鋼聯農產品網監測數據顯示,5月份國內重點監測企業的凍品庫容率為24.55%,環比上漲1.96個百分點。雖然最近屠企凍品有出庫情況,但整體而言凍品入庫量大于出庫量,甚至極個別企業的凍品庫容率接近百分之百,目前在滾動出庫和入庫中,當前整體凍品入庫率的趨勢仍以增長為主。

為何現階段豬價上漲?上述農業首席分析師指出,這由短期內生豬供需錯配引起。一方面,近期臺風帶來南部、中部、東部、北方等多地暴雨,影響了豬資運輸,使得局部地區生豬供應不足,帶動價格上漲;另一方面,養殖方壓欄增重、二次育肥截流部分標豬貨源,導致供給端出現缺口。

“原本被截流的標豬按照正常節奏在現階段要出欄上市,但養殖方考慮九月十月中秋、國慶兩個節日對豬肉需求增多,豬價會上漲,他們進行季節性操作,從市場上買部分中大豬養殖增重,1至3個月后再將其賣出,在買入與賣出之間博取價格差。”上述農業首席分析師進一步指出。

另一位券商分析師則表示,當前豬價雖然上漲,但下跌風險也在積聚。因為,價格上漲不僅不會促使養殖戶加速出欄,還會使其減緩去產能速度,并再來一波二次育肥,在一定程度上也會抵消下半年因節假日豬肉消費好轉帶來的豬價上漲利好。

該券商分析師進一步指出,根據多口徑了解,目前二次育肥的生豬多在115公斤以內,如果養到150公斤出欄大概需要2個月時間,如果養到170公斤出欄大概需要3個月時間,一旦這批豬出欄,現貨價格或有所降溫。

值得注意的是,自2021年10月開始,豬價開始持續走低。2022年3月豬價達到10.06元/公斤最低點。隨后觸底反彈,但豬價依然在低價運行。生豬養殖產業總是期盼著新一輪的漲價周期到來。

上述農業首席分析師則表示,兩個周期之間還會存在約一年半的震蕩期,目前仍處于上一個豬周期的底部或震蕩期,還未到下一個周期的開端。新一輪周期何時到來取決于生豬產業產能去化程度,關鍵在于產業在虧損中能堅持多久,當企業因生豬價低資金周轉發生問題時,就不得不去掉部分產能,使得供需平衡,再使得供小于求,進而生豬價格上漲。

另一位券商分析師也指出,豬肉是人們生活的剛需,但由于近年來人們生活條件的改善,需求區域穩定,達到供需平衡或供小于求的前提條件需要生產端降低產能來調節。

降本增效求生存

2021年后,面對豬價持續震蕩下挫的現實,豬企們不得不放緩擴張甚至縮減規模,轉向內部要效益。如今上漲豬周期遲遲不來,能在降本增效上取得多少成績,或是豬企們能否撐過這一輪低潮的關鍵。

在生豬養殖成本方面,牧原股份6月份的成本為14.6元/公斤,較4月份下降0.7元/公斤,較去年同期下降超過1元/公斤。新希望和溫氏股份的生豬養殖成本在2022年年底分別為16.7元/公斤和16.1元/公斤,預計在2023年底會分別降到15.5元/公斤和15.4元/公斤。其他豬企也紛紛定下了年底之前降到16元/公斤以下的目標。

其中,牧原股份在公告中稱,養殖成本下降主要是主要受益于生產效率的提升和飼料成本的下降。據公告披露,牧原股份生豬全程成活率由去年同期的80%左右增長至目前的87%左右;PSY(每頭母豬每年所能提供的斷奶仔豬頭數)由去年同期的25左右增長至目前的28左右;育肥階段料肉比由去年同期的3.0左右下降到目前的2.9以下。

在降低飼料成本方面,牧原股份指出,一方面是由于飼料原材料價格向合理區間持續回歸,另一方面是由于公司根據原材料的性價比調整了飼料配方,增加了目前價格較為低廉的小麥含量,豆粕含量進一步降低至6%以下。

值得注意的是,傲農生物、天邦食品、大北農和天康生物等豬企紛紛下調今年的出欄目標,下調幅度從50萬頭至350萬頭不等。但是在周期性明顯的豬肉行業中,產能的下降意味著邊際成本的上升,即當上漲“豬周期”到來將面臨產能擴張成本的上升以及市場占有率的下降的困境。因此牧原股份、溫氏股份等頭部企業并未選擇減產,總體行業產能下降幅度并不大。

豬企們也試圖在人力成本上有所作為。在近年來豬企的“搶人大戰”中,中高層帶領團隊整體跳槽的情況屢見不鮮,直接導致豬企人才薪資成本和培養成本迅速上升。于是,牧原股份、溫氏股份、雙胞胎集團、正大股份四家行業巨頭在今年6月聯合發起了“互不挖人公約”,意圖壓低人力成本。然而在7月底,上述四家豬企因壟斷被市監總局約談,“互不挖人公約”只得不了了之。

在一系列降本增效的舉措之下,今年上半年主要豬企的虧損大多有所收窄。其中,牧原股份預計虧損25.5億元至32.5億元,同比減虧51.37%至61.85%。新希望預計虧損27.9億元至29.9億元,同比減虧32.60%至27.77%。

然而,對于目前生豬養殖成本仍在16元/公斤上下的豬企們而言,剛剛踏上17元/公斤的豬價也只是勉強走出“賣一頭虧一頭”的虧損區間。豬肉行業想要恢復元氣,除了要繼續在降本增效上下功夫之外,恐怕還得等待去產能帶來的上漲豬周期。

關鍵詞: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