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活,經濟活;金融穩,經濟穩。隨著逆周期調節力度再度加大,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舉措和成效廣受關注,即將發布的7月金融數據有望提供新的線索。
專家預計,7月新增信貸同比或保持多增態勢,特別是企業中長期貸款具備較強支撐;宏觀政策正加大調節力度,將推動銀行保持合理信貸投放,增加對實體經濟特別是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
【資料圖】
新增信貸料同比多增
綜合市場機構的預測,7月新增信貸同比有望繼續多增,環比可能呈現季節性回落。據中國人民銀行數據,今年6月新增信貸30500億元,前6月累計新增157288億元,去年7月則為新增6790億元。
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表示,今年上半年信貸投放快、規模大,創出歷史同期新高,部分信貸需求提前釋放,考慮到季度初信貸投放節奏變化的歷史規律,預計7月新增信貸數據環比會有所回落。從同比來看,受去年同期基數較低及今年7月末銀行票據沖量影響,7月新增信貸數據同比仍大概率保持多增。
“預計7月新增信貸1萬億元,同比多增3200億元,期限結構上繼續分化。”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首席宏觀分析師董琦說。
關于信貸結構,溫彬分析,企業短期貸款往往在7月呈現季節性回落態勢,且今年6月企業短期貸款顯著沖高,因此,預計7月環比回落幅度較大;企業中長期貸款預計環比少增、同比多增。“6月下旬以來,有關方面繼續推動制造業和基建中長期貸款投放,企業中長期貸款仍有較強支撐。”溫彬說。
居民信貸方面,天風證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師孫彬彬認為,結合房地產銷售恢復情況來看,7月居民中長期貸款或環比少增、同比大致持平。
“6月商品房銷售沖量后,在7月環比有所回落。與此同時,提前還貸壓力有所緩解,居民經營性中長期貸款也有一定支撐。此外,2023年以來居民經營性中長期貸款余額增速和占比均顯著高于2022年同期,對居民中長期貸款有所支撐。”孫彬彬說。
社融增速有望止跌
今年6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同比增長9.0%,較上月回落0.5個百分點。專家預測,7月這一增速有望適度回升,反映社會融資需求的恢復。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表示,7月地方債發行未見明顯增多,預計政府債凈融資規模5000億元;企業債券方面,預計7月企業債凈融資規模同比少增。“綜合看,預計7月新增社融0.96萬億元,對應的社融余額同比增速為9.1%。”他說。
招商證券銀行業首席分析師廖志明認為,由于去年基數較低,預計7月社融同比小幅多增,社融余額增速料環比微升0.1個百分點,至9.1%。在他看來,三季度地方債加快發行使用,將對社融余額增速構成一定支撐;預計今年全年社融增量34萬億元,年末社融余額增速為9.2%。
此外,關于貨幣供應量,董琦說,M1走勢與實體經濟活躍度更為匹配,預計7月M1同比增速回升,達到4%。此外,二季度以來信貸投放有所放緩,信貸創造對存款的推動作用減弱;同時,在存款利率下降背景下,居民預防性儲蓄動機有所下降,預計7月M2同比增速與上月持平,為11.3%,M1和M2增速的“剪刀差”收窄至7.3%。
溫彬認為,在去年基數快速走高、新增信貸相對偏弱,以及財政支出受到一定掣肘的情況下,預計7月M2同比增速較前值繼續回落,至11%。
貨幣政策精準發力
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近日召開2023年下半年工作會議。會議表示,繼續精準有力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持續改善和穩定市場預期,為實體經濟穩定增長營造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
“3月降準0.25個百分點,釋放長期流動性超5000億元。6月末廣義貨幣M2增長11.3%、社會融資規模增長9%、人民幣貸款增長11.3%,均保持在高位,有力支持實體經濟。”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司長鄒瀾日前表示,2023年以來,穩健的貨幣政策精準有力,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
談及下階段工作,他介紹,人民銀行將加強逆周期調節和政策儲備,加大宏觀調控力度,著力擴大內需、提振信心、防范風險,精準有力實施好穩健的貨幣政策。
“考慮到下半年物價還會持續處于溫和偏低水平,預計貨幣政策在降息降準方面都有空間。其中,著眼于支持銀行在三季度加大信貸投放力度,降準有可能在9月底之前落地,MLF(中期借貸便利)利率有望在四季度繼續下調。”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說。
光大證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師張旭認為,可考慮適度降準,著力固本培元,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此外,還可考慮對一些階段性的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進行適當延期,以穩定經營主體預期,提振其信心,方便其安排好投資經營。
專家預計,下階段,有關部門將發揮好貨幣政策總量和結構的雙重功能,普惠金融、綠色發展、科技創新、房地產、民營經濟等國民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有望得到更大力度的金融支持。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