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提起內蒙古,總會提及“羊煤土氣”(羊絨、煤炭、稀土、天然氣)。在國家“雙碳”目標引領下,如今的內蒙古不僅正加速升級傳統能源產業,還加碼布局風光新能源產業。
在光大銀行呼和浩特分行行長王景春看來,在內蒙古這片能源“沃土”上,綠色金融不僅可以“點煤成金”,更可“追風逐日”,加速當地綠色轉型。
【資料圖】
從“一煤獨大”到向“新”而行
內蒙古煤炭資源豐富,分布廣、儲量大、埋藏淺、易開發、煤種全。2022年,內蒙古實現煤炭產量12.2億噸,占全國總產能的1/4以上,完成煤炭保供任務9.45億噸,有力保障了全國29個省區市的用煤需求。
同時,作為全國最主要的可再生能源基地,內蒙古擁有全國57%的風能資源,超過21%的太陽能資源。近年來,內蒙古在推動傳統能源轉型升級的同時,大力培育新能源產業,加快新舊動能轉換。
記者近日走訪內蒙古能源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內蒙古能源集團”)了解到,今年該集團集中開工建設了一大批能源項目,其中新能源項目占比達64%。
“2023年,公司計劃投資建設項目191個,總投資1256.7億元,集中開工建設1070萬千瓦新能源和火電項目,力爭年度投資超300億元。”內蒙古能源集團董事長何雨春表示。
今年3月內蒙古能源集團舉行集中開工儀式,670萬千瓦新能源、金山三期2×100萬千瓦超超臨界火電等8個重大項目全面開工,創造了內蒙古一次性項目開工規模最大、投資最多的歷史記錄。目前在建在運電力總裝機規模在全區發電企業排名由第6位上升至第2位。
“近年來,集團通過加快火電轉型升級,大力發展新能源項目,多措并舉推動綠色低碳轉型升級。”何雨春進一步表示,在集團未來幾年的發展規劃中,將重點圍繞加快發展新能源,進一步擴大新能源裝機規模和運維規模。
大批新項目的“上馬”存在巨大的融資需求。記者了解到,目前內蒙古能源集團80%的融資都來自銀行貸款,已經與多家銀行開展合作。其中,與光大銀行的合作早在2015年就開始。
“2022年以來,我行與內蒙古能源集團合作持續深化,授信規模進一步擴大,貸款余額不斷增加,集團整體用信規模超10億元。”光大銀行呼和浩特分行副行長方洋表示。
記者了解到,針對內蒙古能源集團大量的建設任務和資金投入需求,光大銀行已主動為企業增加授信額度,擬將授信規模增至50億元,合作產品進一步豐富,滿足企業多方面的資金需求。
“我行將在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增加新能源板塊項目合作方面持續強化與內蒙古能源集團的交流與合作,充分運用現金管理、繳費、并購、債券、托管、理財、零售等產品的一攬子綜合金融服務,進一步加強與內蒙古能源集團全方位的戰略合作。”方洋進一步表示。
此外,光大銀行呼和浩特分行聚焦風光氫儲項目,圍繞“五大四小”發電企業積極支持新能源項目建設與運營。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末,分行累計為近20個風電項光伏及氫儲能項批復授信金額超過103億元。
作為中管金融企業,光大銀行將綠色低碳發展嵌入總體發展戰略,推動綠色金融工作,服務“3060”目標實現。截至6月末,光大銀行綠色貸款余額超2600億元,較年初增長超30%,其中清潔能源產業貸款余額超460億元,較上年末增長近50%。上半年,助力8家經營主體發行10筆綠色債券,累計承銷超27億元,撬動企業100億元直接融資;成功發行200億元綠色金融債券,投向風力發電、太陽能利用、城市軌道交通以及節能環保、生態環境治理等項目。
此外,光大銀行還制定了《中國光大銀行綠色金融工作管理辦法(試行)》及《中國光大銀行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及綠色金融工作中期行動方案(2022-2025)》。
根據中期規劃,到2025年,光大銀行力爭實現綠色金融業務占比持續提升,綠色金融產品體系持續豐富,綠色金融創新取得突破,綠色金融帶動的環境和社會效益明顯提升等發展目標,并設置了定量和定性的具體要求。同時,逐步健全環境和氣候風險管理體系,不斷加強綠色金融分類管理和數據管理,有序推進資產組合環境效益測算工作,加快自身節能減排和低碳發展轉型,力爭綠色金融業務競爭力進入股份制銀行第一梯隊。
從“綠”變到“智”變
推動綠色發展,綠色科技大有可為、空間廣闊。綠色科技創新不僅能降低清潔能源成本,以成本較小的方式解決碳排放問題,也能為經濟增長提供新動力。
記者走訪鄂爾多斯羊絨集團了解到,這家以羊絨服裝產業著稱的民營企業,早就將產業延伸至煤炭、電力、冶金、化工、能源等產業領域,形成了以羊絨服裝產業和循環經濟產業為主導的多元化事業格局。
“科技興企是贏戰未來的唯一出路,抓技術抓創新就是抓未來。”鄂爾多斯集團執委、黨委副書記侯永旺表示,集團將堅持資源能源轉換升級戰略,走好產業鏈綠色轉型和迭代升級的韌性生長之路,以新的戰略體系打造強大的產業鏈優勢。
在羊絨服裝板塊,鄂爾多斯羊絨集團已逐步形成集羊絨及其制品的研發、檢測試驗、標準研究、成果轉化、技術推廣、人才培養、技術交流為一體的技術創新服務平臺。集團的技術中心不僅是“國家羊絨制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也是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
在棋盤井循環產業板塊,該集團近年來著力建設科技和綠色低碳的循環經濟產業,加大力度進行綠色礦山建設、綠色電力技術改造、水資源循環綜合利用、冶金化工產品高端化精細化延伸、智慧化物流建設等一大批技改升級項目,厚植優勢,提升產業競爭力。
與鄂爾多斯羊絨集團同樣注重綠色發展、科技創新的還有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伊利集團”)。目前,伊利集團位居全球乳業五強,連續九年蟬聯亞洲乳業第一,也是中國規模最大、產品品類最全的乳制品企業。
記者來到伊利現代智慧健康谷液態奶全球智造標桿基地時看到,數十條生產線齊發,灌裝后的牛奶高速“奔跑”,令人震撼的作業場景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拍照。
“生產線的灌裝速度達到了每小時4萬包,日產能可滿足近百萬人每天的飲奶需求。”伊利集團副總裁張軼鵬表示,記者所在的伊利現代智慧健康谷是內蒙古、呼和浩特“十四五”規劃重點項目。
據介紹,健康谷是以生態為基底、以乳產業為主導,以健康產業為使命,是集種養加一體化、產學研文旅商居多業態融合的產業體系,是產業集群式高質量發展與三產融合式發展的新標桿。該項目旨在打造世界一流規模最大的綠色智能制造樣板基地、世界一流的零碳五星產城融合標桿基地、中國唯一的國家級乳業技術創新中心等十六個領先優勢。
“健康谷將實現生態、社會與經濟效益的綜合提升,在產業配套和城市功能完善的情況下,到2035年GDP將超過1982億元、稅收貢獻196億元、直接及間接就業人口超過35萬人、區域內新增就業14萬人、區域總人口100萬人。”張軼鵬表示。
目前,全球產能及規模領先的年產6萬噸奶粉項目、日產6500噸液奶項目正式投產,伊利智造體驗中心、小里堡生態智慧牧場正式對外開放運營,國家乳業技術創新中心、年產6萬噸的奶酪加工項目、零碳五星示范項目等按計劃推進建設中。
一個個綠色科技創新項目的背后是規模龐大的投資需求,需要綠色金融支持。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光大銀行加大了綠色發展和低碳轉型的資源配置及定價支持,推出一系列專項政策,不斷豐富綠色金融產品體系。
光大銀行呼和浩特分行與羊絨集團持續20年的合作歷程,授信支持從最初不足5億元已經增額至40億元;授信產品也隨著企業多樣化的發展需求逐步豐富,通過流動資金貸款、固定資產貸款、國內信用證、內保外債等金融產品多方面滿足企業日常結算和項目投資需求。
該行已與伊利集團達成全方位的戰略合作關系,目前授信規模已經超過百億元。在結算業務方面,該行通過票據業務滿足企業日常經營性資金需求;在資本市場業務方面,該行自2021年參與伊利集團企業債券承銷業務,連續兩年承銷規模破百億元,已成為其第一梯隊主承銷商之一,同時該行協同光大理財、光大證券、光大國際等子公司,為企業提供全面化、綜合化的金融服務方案。在上游牧場融資需求方面,該行已圍繞其產業鏈延伸,為相關農牧業企業合計提供流動資金支持近5億元。
“未來,光大銀行將進一步發揮創新優勢,聚焦內蒙古戰略定位,立足‘風、光、煤、電、稀土、畜牧業’區域優勢和資源稟賦,持續加大對自治區重點產業鏈、科技創新、綠色發展、能源保供等重點領域的實體經濟和民營企業支持力度,在促進內蒙古高質量發展過程中,充分發揮‘水龍頭’作用。”王景春表示。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