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財經北京8月3日電 四大證券報內容精華摘要如下:
中國證券報
??科學合理保持IPO常態化 投資端改革有望提速
(資料圖)
前7個月IPO成績單出爐。根據統計,前7個月,共有210家公司完成首發募資,較去年同期的205家略有增加;累計募資金額2478.71億元,較去年同期的3504.52億元略有減少。IPO整體通過率略有下降。“從投資端、融資端、交易端等方面綜合施策,協同發力,確保黨中央大政方針在資本市場領域不折不扣落實到位。”證監會日前召開的2023年系統年中工作座談會表示。市場人士認為,注冊制改革以來,IPO保持常態化,資本市場融資功能得到較好發揮。預計資本市場投資端改革將加快推進,更多支持提升資本市場活躍度的政策有望出臺,在科學合理保持IPO常態化的同時,促進投融資動態平衡。
??7月以來機構調研30家“果鏈”公司 下半年手機行業或迎溫和復蘇
7月以來,機構密集調研京東方A、聞泰科技、欣旺達、深南電路、環旭電子等30家A股蘋果產業鏈公司。機構分析稱,下半年手機市場是傳統旺季,新品將密集發布,手機行業或迎來溫和復蘇,建議投資者關注2023年下半年iPhone15技術創新帶來的機遇。
??2023世界機器人大會即將召開 北京市將發布多項機器人產業政策
8月2日,工信部裝備工業一司副司長汪宏在2023世界機器人大會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今年上半年,我國機器人產業整體保持穩定增長態勢。下一步,工信部將提升機器人產業創新驅動能級、謀劃推動鏈式發展,以機器人+應用行動為抓手,大力推動機器人產業高質量發展。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副局長蘇國斌表示,北京市機器人產業專項行動政策、北京市促進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若干措施、經開區機器人產業發展行動計劃等政策將在2023世界機器人大會期間正式發布。據悉,2023世界機器人大會將于8月16日至22日在北京召開。
上海證券報
??多項稅費優惠政策延續優化至2027年底
財政部和稅務總局日前接連下發五則公告,重點聚焦科技型企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明確延續優化多項稅收優惠政策。根據公告,為進一步支持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發展,延續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減免政策至2027年12月31日。針對小微企業融資貸款稅收優惠,兩部門在政策上予以明確。為進一步支持創業創新,創業投資企業和天使投資個人投資初創科技型企業有關優惠政策也延續至2027年12月31日。
??對未來預期樂觀 百億級私募布局經濟復蘇受益股
伴隨著上市公司半年報漸次披露,百億級私募二季度調倉路徑浮出水面。據私募排排網統計,截至8月2日,共有9家百億級私募現身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名單。從加倉方向來看,頭部私募對經濟復蘇受益標的頗為青睞,比如盤京投資加倉了高性能纖維龍頭企業泰和新材,迎水投資加倉基建股蘇交科。在多位業內人士看來,目前經濟企穩信號較為明顯,后續在政策發力下,受益于經濟復蘇的標的值得關注。
??多家企業聞“汛”而動 緊急馳援救災一線
受臺風影響,北京、河北等地近日出現極端降雨,引發洪澇災害,牽動人心。7月31日,由滴滴司機師傅組成、經過專業培訓的“滴滴公益救援隊”陸續參與各地救災工作。截至記者發稿前,包括阿里巴巴、騰訊、京東、小米、字節跳動、理想汽車在內的多家企業紛紛出手,通過物資捐贈、派出公益救援隊等多種方式,馳援救災一線。
證券時報
??貴州茅臺上半年凈利潤增兩成 直銷收入大幅增長
貴州茅臺8月2日晚間披露2023年半年報,上半年公司實現歸母凈利潤約359.8億元,同比增長約兩成。公司來自直銷收入大幅增長,“i茅臺”成為茅臺數字營銷的典范和主陣地。另一方面,線上平臺銷售擴大背景下,茅臺期末應收賬款同比增長超五成。
??多公司澄清常溫超導概念 市場宜防熱度退潮
眼下A股最火的概念,無疑是常溫超導。8月2日,部分超導概念股股價繼續飆漲。不同于此前上市公司對大熱概念的追逐心態,對于常溫超導,多家A股上市公司的公開回應呈現觀望情緒。有證券機構表示,每一次技術革新都會引起資本市場關注。一旦“室溫超導”被證偽,相關概念股必然會退潮,建議投資者保持謹慎。華中科技大學物理學院教授傅華華認為,如果其他實驗室不能重復其“常溫常壓下零電阻”等關鍵現象,就不能認為其發現了常溫超導材料。
??基金發行堅冰漸融 8月首只爆款產品誕生
進入8月,基金發行“冰點”有融化跡象。8月2日,由永贏基金副總經理、知名基金經理李永興擔綱的“固收+”基金——永贏匠心增利混合基金宣告成立,募集規模超26億元,成為8月首只爆款基金。此外,7月以來,廣發集軒債券、嘉實同舟債券、興證全球招益債券等二級債基的募集規模也均在10億元以上,為基金新發市場提振了信心。有業內人士表示,在目前的震蕩市中,以債券打底、以股票和可轉債等增強策略博取超額的“固收+”基金再度迎來投資者追捧,一定程度上體現了當前投資者對穩定性的追求。
證券日報
??外資看好中國經濟前景 普遍關注消費板塊機遇
記者從多家外資機構處了解到,海外投資者仍青睞配置中國資產,其背后是對中國經濟實現穩步復蘇的信心。在對下半年中國經濟前景和投資機會的預測中,大多數外資機構認為,下半年消費動能有望提升,成為相關板塊的積極因素,外資或持續流入,權益市場將有較大的投資機會。
??181家A股公司發布上半年業績 電網設備賽道表現亮眼
截至8月2日記者發稿,A股市場已有181家上市公司發布了2023年半年報或業績快報,其中113家公司今年上半年實現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占比62.43%。整體來看,電力設備板塊業績表現突出,13家已披露上半年經營情況的上市公司中,有9家實現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而從細分賽道來看,電網設備領域多家公司業績喜人,6家發布上半年業績數據的公司中,有5家實現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按增長幅度劃分,1家增幅在100%-200%,4家在100%以內。
??人形機器人執行器緊缺 相關上市公司積極布局
近日,馬斯克在特斯拉二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提及,Optimus機器人(人形機器人)產能受限的原因主要是缺乏現成的執行器。資料顯示,執行器由多種零部件共同組成,是機器人的核心部件,決定著機器人的負荷和精度,具備價值量占比高、復用性強兩大特點,可類比為“新能源車中的動力電池”。東吳證券研究報告顯示,預計2035年人形機器人線性執行器全球市場空間1860億元。在此背景下,不少A股上市公司正加速布局人形機器人執行器賽道。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