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中國銀行業協會推出本年度“中國銀行業100強榜單”(圖1),以核心一級資本凈額為依據排序,并對前100家商業銀行的經營規模、盈利能力、運營效率和資產質量等進行綜合展示。
排名前十的分別是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招商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興業銀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中信銀行。
(資料圖片)
圖1.中國銀行業100強榜單
百強榜單銀行展現復雜環境下的發展韌性
2023年中國銀行業100強在中國商業銀行體系占有重要地位。100強銀行2022年末核心一級資本合計19.89萬億元,同比增長8.53%,占中國商業銀行核心一級資本的94.83%;總資產合計287.53萬億元,同比增長11.22%,占中國商業銀行總資產的89.91%;2022年實現凈利潤合計2.27萬億元,同比增長7.34%,占中國商業銀行凈利潤的98.62%。
分機構類型看,100強銀行包括6家大型商業銀行、12家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58家城市商業銀行、15家農村商業銀行、2家民營銀行和7家外資銀行(圖2)。
圖2. 2023年中國銀行業100強基本情況
單位:億元,家
資料來源:中國銀行業協會
2023年中國銀行業100強榜單展現了商業銀行在復雜環境下的發展韌性。100強銀行2022年的資產、資本和盈利穩健增長,成本收入比平均值為35.12%,同比上升1.10個百分點;不良貸款率平均值為1.47%,同比上升0.02個百分點。
大型商業銀行核心資本持續增長 穩定處于全球前列
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和郵儲銀行六家大型商業銀行在我國乃至全球銀行業保持領先地位。六大銀行在2023年100強排行榜中居于前7位,2022年核心一級資本合計11.55萬億元,同比增長8.32%,占100強銀行的58.10%;總資產合計164.11萬億元,同比增長12.82%,占100強銀行的57.08%;實現凈利潤1.36萬億元,同比增長5.34%,占100強銀行的59.78%;成本收入比平均值為33.70%,同比上升0.69個百分點;不良貸款率平均值為1.27%,同比下降0.05個百分點。
換算為美元計價進行國際比較,我國六大商業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凈額在全球排名處于前16名,其中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居于前4名,保持不變;交通銀行排名第9位,較上年提升一位;郵儲銀行排名第16位,保持不變。總體上,我國商業銀行在全球銀行業前20強中占一半數量(圖3),地位突出,這與我國金融結構及大型銀行的競爭力提升密切相關。我國銀行業在金融體系占主導地位,同時大型銀行在銀行體系中占比高。2022年末,我國商業銀行總資產約合45.91萬億美元,是排名全球第二位美國銀行業總資產的1.95倍;我國六大銀行總資產約占商業銀行總資產的48.86%,資產、資本和盈利規模在全球領先。
圖3. 我國商業銀行在2023年全球銀行業20強中占一半
核心一級資本凈額(單位:億美元)
資料來源:銀行年報,中國銀行業協會
中小型銀行與外資法人銀行亮點紛呈?經營發展各具特色
2022年,實體經濟增長放緩和金融市場波動對銀行經營帶來壓力,在一攬子穩增長和逆周期政策的推動下,銀行業總體保持平穩運行。在2023年100強榜上,股份制銀行、城商行、農商行、民營銀行、外資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分別同比增長8.65%、9.64%、6.26%、29.40%和6.37%,總資產分別增長7.09%、13.12%、9.22%、5.83%和1.84%,凈利潤分別增長8.41%、13.97%、7.42%、38.98%和21.58%。
2022年,商業銀行不斷提升全面風險管理能力,保持不良資產處置力度,持續夯實資產質量。2022年上榜銀行不良貸款率平均值為1.47%,較上年略升0.02個百分點;其中,股份行、城商行、農商行、民營銀行、外資銀行不良率平均值分別為1.44%、1.63%、1.36%、1.71%、0.52%。100強榜單中,57家銀行不良貸款率較上年改善;25家銀行不良率低至1%以下,其中:股份銀行1家,為招商銀行(0.96%);外資銀行5家,城農商行18家,主要分布長三角、珠三角及成渝等地區,例如花旗銀行(0.60%)、寧波銀行(0.75%)、成都銀行(0.78%)等。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