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7月下旬以來,生豬期貨開啟快速上漲模式,主力09合約自14840元/噸的低點大幅反彈,截至8月2日盤中觸及17280元/噸的階段性高點,漲幅高達16.44%。但近兩日,盤面連續高開低走,市場看漲情緒有所降溫。
“本輪生豬價格上漲啟動偏慢而勢頭較猛,盈虧點附近養殖單位追漲更具熱情。”弘業期貨生豬分析師唐其山在研報中指出,近期市場焦點集中于壓欄和二育對于近月行情的驅動,短期豬價演繹邏輯為:豬價上漲-壓欄及二育-供應縮量-屠企采購難度增加-提價,目前情緒已點燃,壓欄漸成勢。但是,體重向上過程中對現貨支撐的明顯同時,也需要注意下游對高豬價的承接能力,畢竟在產能充裕、存量不缺的大背景下,生豬市場結構性偏緊或難持續。
具體來看,唐其山分析認為,本輪豬價上漲系主客觀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主觀上講,養殖戶久虧盼漲,養殖端對下半年看漲預期雖弱但一直存在,7月份發改委啟動年內第二批收儲工作一定程度提振市場信心,散戶挺價惜售行為增多,北方省份表現尤其明顯。近年來,短期市場的生豬供應量受情緒面影響十分明顯,看漲情緒高漲時易形成普遍壓欄和二育截留,造成短時可流通豬源偏緊,使壓力后移。
“客觀因素則主要在于前期持續的降重去庫,單頭生豬的豬肉貢獻量減少,體重端給予市場供應壓力消散,相對應的,肥標價差的提前轉正并走擴表明市場大豬貨源緊俏,通常是豬價走強的重要信號,增肥效益較好情況下養殖單位極易形成一致性的壓欄行為,屠宰企業采購難度增加,豬價進而得到有力支撐。”唐其山指出,“行業壓欄一旦成勢,短期難以扭轉,對現貨的支撐作用明顯,需重點關注近期體重指標。”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近日在豬價上漲抑制及二育截流導致供應縮量的影響下,屠宰企業宰量數據有所下滑。卓創資訊監測數據顯示,7月最后一周代表企業屠宰量呈現環比下降走勢,日均宰量為172787.8頭,環比減少0.16%。
對此,唐其山表示,屠企議價能力偏弱,是價格的接受者。由于目前消費端暫無明顯亮點,在生豬價格漲勢過快的情況下,終端承接能力不佳,白條走貨放緩,高庫存狀態下屠企資金壓力較大。后續如果沒有下游消費持續向好作為支撐,當前供應縮量帶來的價格上漲很可能演變為未來供應增量導致的價格塌方。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