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夜國際油價下探回升,盡管在場內交易時段美油、布油雙雙收跌,但受到稍晚美國石油協會(API)庫存巨幅下降的刺激,國際油價盤后時段反彈,美油期價輕松站上82美元/桶關口、布油也重回85美元/桶上方。
隨著近期宏觀氛圍回暖,油市供需收緊的預期正在逐步得到驗證,這也被認為將推動油價進一步走高。
(資料圖)
API原油庫存巨幅下降 油市供需收緊再添新證
北京時間8月2日凌晨,美國石油學會(API)公布的報告稱,預計截至7月28日當周,美國商業原油庫存環比下降1540萬桶,遠超市場預期的90萬桶降幅。有知情人士稱,如果美國能源信息署(EIA)周三晚些時候公布的數據證實了庫存的驟降,這將是1982年以來的最大降幅。
在原油庫存下降的同時,API報告還顯示,同期美國精煉油庫存和汽油庫存分別下降了51.2萬桶和168萬桶,均好于預期。且庫欣地區原油庫存也續降176萬桶,不過降幅較上期有所收窄。綜合分析來看,雖然在美國能源信息署(EIA)的數據公布前,市場對API原油庫存的巨幅下降仍有狐疑,但原油和成品油庫存同降,仍足以證明供需結構對油價上行的支撐。
其實,油市供需向好的跡象不僅出現在北美。日石油協會(PAJ)的數據顯示,截至7月29日的當周,日本商業原油庫存下降7.3萬千升,至1300萬千升;煉廠的平均運行率為79.8%,7月22日為70.7%;同期日本汽油庫存減少1.1萬千升至140萬千升。新華財經注意到,這已經是連續第二周日本原油和汽油庫存雙降、且煉廠開工大幅回升。
英國石油(BP)首席執行官在本周表示,今年的石油需求“令人難以置信地充滿韌性”。不斷增長的石油消費量和歐佩克+產油國減產,為未來幾個月和幾年的強勁價格前景奠定了基礎。
高盛分析師最新觀點稱,由于俄羅斯和沙特努力削減石油供應,預計當前季度石油市場將出現230萬桶/日的供應缺口,第四季度將降至140萬桶/日。該投行的分析師在周日(7月30日)的報告中寫道,全球7月石油需求將觸及1.028億桶/日的紀錄高位。
宏觀回暖、基本面利多 短期油市維持樂觀
7月份以來,供需面對原油市場的影響開始主導油價走勢。在沙特延長自主減產周期、俄羅斯宣布削減對全球市場石油出口量的消息發布后,國際油價就在供應利多的驅動下穩步走高。不經意間,7月美油較6月底上漲了超16%,創下18個月來最大月度漲幅,布油期價漲幅雖僅為13.78%,但也是近17個月來的最大單月漲幅。
另有外媒1日報道稱,一項調查結果顯示,今年7月,歐佩克的原油產量大幅下降90萬桶/日,至平均2779萬桶/日,為三年來的最大降幅,因沙特主動減產支撐全球石油市場。考慮到沙特此前就曾多次對原油市場空頭發出“口頭警告”,市場擔憂,在看到減產對油市的支撐作用后,沙特可能在本周的歐佩克+產油國組織會議上進一步延長其減產計劃。
此外,宏觀面的回暖也利多了包括原油在內的工業品。一方面隨著美聯儲在7月如期再度加息25個基點之后,考慮到高利率環境對美國財政、經濟的壓力,市場對于美聯儲加息周期趨近尾聲的押注正在增大。且在2日凌晨,評級機構惠譽更是無視拜登政府干預,調降美國長期外幣債務評級至AA+。
另一方面,中國近期一系列穩經濟新舉措,和美國經濟數據展現出的“韌性”,也提振了市場對原油市場未來需求前景的信心。
不過,油價攀高對需求的負面效應也需警惕。據外媒報道,美國能源部發言人周二表示,拜登政府已經撤回了購買600萬桶戰略石油儲備的提議,因為在沙特減產后,油價預計將繼續上漲。根據此前的報道,美國政府將回購戰略石油儲備的目標價格設定為每桶67美元至72美元,但目前油價已經遠超這一個價格水平。
綜合來看,雖然在經歷了十數月來最大月度漲幅之后,油價面臨技術面調整壓力等潛在挑戰,但基于供需面的強勁,原油市場短期仍能保持謹慎樂觀。
卓創資訊分析師朱光明表示,7月油價上漲明顯,主要是宏觀面和基本面共振的結果。后市來看,短期市場謹慎樂觀,油價維持偏強行情。
中信建投證券的觀點也認為,伴隨美聯儲加息周期進入尾聲,原油市場金融情緒轉暖。而現實供需維持緊平衡,預計高油價仍將延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