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影视在线观看免费完整_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_少妇被又大又粗又爽毛片久久黑人_欧美乱子伦videos

深圳熱線

【新華財經調查】三巨頭中報預減超50% 電解液產能過剩信號顯現

2022-08-01 09:25:53 來源:新華財經

 7月中報季以來,動力電池電解液“三巨頭”的其中兩家上市公司已經披露業績預告,預減幅度均超過50%。業內分析認為,國內新能源汽車及上游材料行業走過快速增長期后,迎來了大量新產能的進入,鋰電池電解液價格在供需關系趨緩下回歸正常水平。

“三巨頭”中報或將全部預減

新宙邦、天賜材料、瑞泰新材被譽為電解液“三巨頭”。目前,從中報預告披露情況來看,新宙邦和天賜材料盈利已經大幅預減,從一季報情況來看,瑞泰新材上半年情況同樣難以樂觀。


(資料圖)

深圳新宙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7月28日晚間發布業績預告,預計2023年上半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65億元至5.65億元,同比下降43.72%至53.68%。2022年報顯示,公司核心業務之一是鋰離子電池電解液及電池化學品,下游市場包括動力電池、儲能電池和消費類電池。

廣州天賜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7月15日在其2023年半年度業績預告中披露,預計公司2023半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變動區間為11.6億元至13.6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53.21%至60.09%。

天賜材料公司生產的鋰離子電池材料主要為鋰離子電池電解液和正極材料磷酸鐵鋰,均為鋰離子電池關鍵原材料。同時,圍繞主要產品,公司還配套布局電解液和磷酸鐵鋰關鍵原料的生產能力,包括六氟磷酸鋰、新型電解質、添加劑、磷酸鐵以及鋰輝石精礦等。電解液和正極材料磷酸鐵鋰用于生產鋰離子電池,鋰離子電池在新能源汽車、消費電子產品和儲能領域均有廣泛應用。

江蘇瑞泰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雖然尚未披露2023年半年度業績,但是從一季報來看,公司業績并不樂觀。一季度,瑞泰新材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30359681.64元,同比下降54.70%。

電解液市場格局相對穩定。根據研究機構EV Tank統計,2022年中國電解液出貨量達到89.1萬噸,瑞泰新材和天賜材料、新宙邦及比亞迪處于第一梯隊。昆侖化學、中化藍天、法恩萊特和珠海賽緯之間的競爭處于膠著狀態。

華泰證券分析認為,行業需求增長不及預期,價格下降較快,下修天賜材料的電解液和磷酸鐵業務出貨量與毛利率,電解液環節盈利能力或已率先見底,公司成本優勢顯著,維持“買入”評級。

電解液產能過剩信號顯現

鋰離子電池電解液行業的下游市場主要分為動力電池、儲能電池和消費電池等三大類。新能源汽車量價齊升是鋰離子電池及其上游鋰離子電池材料行業發展的主要推動力,儲能領域隨著光伏、5G基站、電網儲能及家庭儲能增長,也對鋰電池材料行業有一定的推動作用。

2022年,中國動力與儲能鋰離子電池市場增速翻番,消費電池市場低迷。根據研究機構EV Tank統計,2022年,中國電解液出貨量同比增長75.7%,達到89.1萬噸,在全球電解液中的占比增長至85.4%。

機構分析認為,電池材料產業發展火熱,行業內頭部企業繼續加碼擴產或延伸產業鏈,同時其他領域的企業也紛紛跨界入局,競爭日趨激烈。從今年上半年情況來看,市場需求不及預期。

新宙邦解釋,本報告期公司業績預計同比下降,主要是由于公司電池化學品業務受行業材料價格波動,競爭加劇及行業下游需求不及預期等因素影響,雖然銷量同比有所上升,但產品銷售價格同比大幅下降,銷售額同比下降幅度較大,盈利能力有所下降。面對行業供需關系變化,公司積極應對,堅持外部穩住市場份額,加強戰略客戶合作,擴大國際市場,內部強化提效降本等經營策略,運營效率季度環比提升;同時報告期內公司另一主營業務有機氟化學品二代產品市場需求旺盛,銷售增長較快,盈利能力穩步提升。

天賜材料解釋,業績同比下降原因是自年初以來新能源產業鏈供需關系格局階段性失衡,疊加同期碳酸鋰等原材料價格大幅波動,在公司電解液產品產銷量正常增長,市占率進一步提升的情況下,產品價格較2022年上半年有較大幅度調整、單位盈利有所減少,同時受2023年初高成本的原料庫存影響,半年度利潤同比去年下降。

從原料端看,除了碳酸鋰以外的電池所用原料大部分供大于求,由于上游擴張增速過快,原料的釋放已明顯大于實際需求,導致電解液等核心原材料出現不同程度過剩。以六氟磷酸鋰(LiPF6)為例,目前LiPF6價格已從60萬元/噸降至19-20萬元/噸,產能釋放對價格沖擊非常明顯;新型的鋰鹽雙氟磺酰亞胺鋰(LiFSI)在鐵鋰、硅碳等領域中的大量應用,也將會對電解液產生競爭格局的轉變。

天賜材料方面預計,2023年,電解液上游原材料六氟磷酸鋰、碳酸亞乙烯酯等隨著新增產能投放,供大于求,價格繼續下滑,而頭部企業掌握核心技術和具備較大產能,集中度繼續提升,頭部電解液企業與下游頭部客戶綁定加深,競爭力進一步加強。

固態電池是行業最大的“灰犀牛”

我國鋰離子動力電池技術領先優勢或被固態電池“換道超車”。

7月4日,日本豐田汽車公司宣布,已在固態電池技術取得重大突破,預計將在2027年開始為電動汽車生產固態電池,續航1200公里,充電時間10分鐘或更短。此外,大眾、寶馬、日產雷諾等傳統車企都在加緊固態電池的研發和產業布局。

我國在量產動力電池領域占據絕對優勢,但在下一代動力電池前瞻布局方面存在被反超的可能性。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明高認為,中國目前穩居全球動力電池的領軍地位,以寧德時代和比亞迪為首的電池企業在汽車動力電池供應上處于絕對龍頭地位。但歐美日在接受當下量產電池領域無法超越中國的現實的同時,已經在下一代固態電池領域的研發上處于領先地位。

天賜材料方面預計,近年來,固態鋰電池技術有一定發展,過渡形態的固態鋰電池(聚合物/半固態)逐步在特定的應用領域嘗試商業化,對傳統鋰電池的細分市場占有率會產生一定影響,從而有影響公司電解液業務的可能性。針對以上風險,公司著力對固態/半固態鋰電池的電解質和正極材料加大投入,并已形成部分專利和初代產品,初步取得領先優勢,繼續確保在鋰電池關鍵化學品領域的領先地位。

關鍵詞: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