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8月1日,新SDR(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生效滿一周年。2022年5月11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執董會完成了五年一次的SDR定值審查,將人民幣在SDR貨幣籃子中的權重由10.92%上調至12.28%,新SDR貨幣籃子在去年8月1日正式生效。
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王有鑫表示,如今一年過去,人民幣越來越得到國際投資者認可,在國際支付、投融資、外匯交易、國際儲備等領域的使用越來越多,逐漸成為國際貨幣體系中的重要補充。
一年來,人民幣資產對全球資金的吸引力持續提升。一方面表現在境外央行和追蹤國際指數的相關資金對人民幣資產的配置明顯上升。
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日前發布的“官方外匯儲備貨幣構成(COFER)”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人民幣在COFER中占比為2.58%,位居全球第五位。今年一季度,全球主要央行所持有的人民幣外匯儲備總額由去年第三季度的2810.6億美元升至2880.7億美元。
中國人民銀行數據顯示,截至3月末,境外機構和個人持有境內股票規模為34905.38億元,較去年7月末的33434.27億元增長1471.11億元。從債券持有情況來看,截至3月末,境外機構和個人持有境內債券規模32717億元,較去年7月末的35872.46億元有所減少。不過,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王春英日前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今年以來全球跨境債券市場表現仍然是比較低迷的,但是外資投資中國債券市場總體向好。
人民幣資產對全球資金的吸引力持續提升,另一方面表現在人民幣在全球支付領域的活躍度不斷提升,成為越來越多國際交易的首選貨幣之一。
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7月20日發布人民幣月度報告和數據統計顯示,2023年6月份,在基于金額統計的全球支付貨幣排名中,人民幣保持全球第五大最活躍貨幣的位置,占比2.77%。今年1月份至5月份,人民幣全球支付占比分別是1.91%、2.19%、2.26%、2.29%、2.54%。可以看到,今年以來人民幣國際支付份額處于持續增長的態勢。
自2016年人民幣正式加入SDR以來,中國人民銀行會同有關部門持續推動金融改革開放和人民幣跨境使用。隨著人民幣在SDR貨幣籃子中的權重由10.92%上調至12.28%,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也在逐步加快。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表示,人民幣在SDR貨幣籃子中的權重提升,意味著人民幣在國際貿易、外匯儲備、全球外匯交易、投融資中的使用更加廣泛,人民幣更加受歡迎,人民幣在國際支付結算、儲備與投融資方面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加快。同時,也反映出國際市場對人民幣市場化改革與我國金融改革開放成就的高度認可。
對于未來人民幣在SDR貨幣籃子中的權重是否還將進一步提升,王有鑫認為,隨著市場認可度提高,在被動式交易策略下更多全球資金將增配人民幣資產,相應的衍生交易也將增加,人民幣國際化將進入良性發展階段,人民幣在多邊使用、國際支付、國際投融資、跨境資產配置、外匯交易、國際儲備等領域的使用將繼續穩步增加。在市場力量推動下,未來人民幣在SDR貨幣籃子中的權重有望繼續提升。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