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轉跌為漲,上調33點報7.1305,7月累計調升953基點。
(資料圖)
亞洲交易時段盤中,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接連突破7.15、7.14關口,在岸人民幣兌美元開盤后跳漲至日內高點7.1355,離岸人民幣兌美元漲至日內高點7.133。亞洲交易時段尾盤,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漲幅收窄,截至發稿,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報7.1486,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報7.1497。
三大人民幣匯率指數連續兩周走高,具體數據顯示,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最新計算的2023年7月28日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為96.65,按周漲0.69%;BIS貨幣籃子人民幣匯率指數報100.98,按周漲0.72%;SDR貨幣籃子人民幣匯率指數報92.58,按周漲0.69%。
上周,美國、歐洲、日本三國央行皆有重磅信息釋出,美聯儲和歐洲央行均如期升息25個基點,日本央行維持利率不變但調整收益率曲線控制(YCC)政策。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表示,此次美聯儲加息不會對國內降準降息的貨幣政策操作產生影響,中國保持政策獨立性。從內外環境趨勢看,繼續看多人民幣匯率走勢,下半年人民幣匯率有望繼續在合理均衡水平附近雙向波動。
7月以來,多個政策“助攻”人民幣匯率企穩。
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局20日宣布,決定將企業和金融機構的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從1.25上調至1.5,于2023年7月20日實施。據了解,這是時隔9個月以來,人民銀行和外匯局再一次調整跨境宏觀審慎調節參數。
財政部19日發布公告稱,將于8月2日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發行2023年第二期人民幣國債,發行規模為120億元,比原計劃發行規模增加60億元。
人民銀行上海總部21日表示,將繼續支持跨境電商人民幣業務,進一步發揮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服務實體經濟、促進貿易投資便利化的作用,支持外貿新業態發展;支持“絲路電商”跨境貿易使用自由貿易賬戶和人民幣結算。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此次將企業和金融機構的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上調,有利于增加境內美元流動性,緩和現匯市場人民幣貶值壓力,更重要的是進一步釋放了穩匯率信號,有助于穩定市場信心,避免短期內人民幣貶值預期過度聚集。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在研報中表示,綜合來看,在政治局會議催化、股債市場料將逐步迎來資本流入、美元指數偏弱震蕩的三重利好下,此輪人民幣匯率持續貶值的拐點已現。短期內,內外部因素均有所緩和,人民幣匯率有望偏強運行,后續升值的幅度或仍取決于經濟修復的程度和持續性。
華創證券研究所所長助理、首席宏觀分析師張瑜表示,人民幣即期匯率“7.3”的政策底短期十分明確,一旦后續三季度經濟有階段性波浪回升,疊加7月美聯儲最后一次加息影響,匯率有望從政策引導型穩定轉為內生性穩定,那么貨幣政策空間也有望打開。
國泰君安證券分析師董琦等預計,人民幣趨勢性升值的窗口至少要到四季度中后期。四季度之中,美聯儲加息大概率停止,美國經濟可能會陷入一輪短暫的淺衰退,而中國經濟在通脹周期向盈利周期從而向庫存周期的傳導過程中,最早可能在四季度中后期開啟新一輪的主動補庫周期,從而形成對經濟的支撐。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