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銀行是我國的金融主力軍,服務實體經濟是銀行業義不容辭的使命與責任擔當。立足新時代、助力新發展,在加強自身轉型發展的同時,銀行業如何錨定服務實體經濟主航道,以高質量的金融服務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新華財經推出系列報道,展現金融助力實體經濟實效。
(相關資料圖)
近期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地區生產總值分別增長5.6%、7.7%、4.7%,其中遼寧省地區生產總值首次超過1萬億元,東北地區整體經濟運行呈向好態勢。記者最近在黑龍江省、吉林省調研采訪了解到,駐地銀行機構多措并舉開足馬力支持實體經濟量質同步提升,成為經濟穩增長、調結構的重要支撐。
增強供給:確保經濟血脈暢通
保主體、穩供給、促發展。記者調研獲悉,東北地區的產業融資結構以間接融資為主,銀行信貸占比超過70%。當前,經濟處于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時期,確保充足的信貸流動性供給是地方經濟的重要支撐。
今年以來,人民銀行長春中心支行出臺《深入貫徹落實穩健貨幣政策 支持建設現代化新吉林的指導意見》等文件,指導銀行機構充分運用再貸款、再貼現、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和科技創新、綠色低碳、交通物流、設備更新改造等領域專項貨幣政策工具,增加信貸資金供給,為更多企業和項目爭取優惠政策資金。
人民銀行長春中心支行黨委書記、行長朱兆文介紹,吉林省上半年累計投放再貸款208.9億元,同比增長78.6%;累計辦理再貼現123.5億元,同比增長36.3%。指導銀行機構運用各類創新型貨幣政策工具發放優惠利率貸款71.3億元,支持法人金融機構發行大額存單、同業存單642.7億元。截至6月末,吉林省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2.75萬億元,較年初新增1204.9億元;貸款增速7.4%,連續14個月保持東北地區首位。
制造業信貸支持力度不斷增強。圍繞吉林省委省政府確定的汽車產業集群“上臺階”工程、醫藥強省等重大戰略,吉林省引導和督促銀行機構加大制造業貸款投放力度,建立制造業貸款投放考核評價制度。截至6月末,吉林省制造業貸款余額2080.7億元,同比增長9.3%。
為進一步拓寬融資渠道,吉林省建立多方聯動機制,成立債券支持吉林經濟轉型發展工作專班,強化銀行、債券市場交易商協會、政府主管部門、主承銷商、發債企業的常態化聯絡與協調,引導金融機構通過“投承聯動、債貸結合”方式加大對發債企業支持力度。今年上半年,吉林省總計發行債務融資工具136.42億元,同比增長42.1%。
作為服務地方社會經濟發展的金融主力軍,圍繞吉林省重大戰略和重點項目工程,吉林銀行加大信貸投放力度,省內貸款存量和增量超越國有大行躍至同業首位。截至今年6月末,吉林銀行各項貸款余額4105億元,較年初增加392億元,占吉林省貸款增量的三分之一以上;支持汽車制造、現代農業、醫藥健康等重點產業和陸上風光三峽、軌道交通、土地治理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公司貸款較年初增加308億元。
黑龍江省是連續多年的全國產糧第一大省。著眼于國家戰略需要和黑龍江本土實際,哈爾濱銀行全力支持黑龍江省農業現代化和鄉村全面振興。據哈爾濱銀行行長姚春和介紹,截至2023年6月末,哈爾濱銀行涉農貸款245.24億元,其中農戶貸款規模147.16億元;惠農服務范圍覆蓋黑龍江省700多個鄉鎮、4600多個村屯、65個國有農場。
降息減負: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
為更好地支持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今年以來,東北地區的實體經濟融資成本持續下降。人民銀行長春中心支行貨幣信貸管理處處長丁樹成介紹,人民銀行長春中心支行引導各金融機構自主合理確定存款利率水平、存款期限結構,發揮省、市兩級自律機制作用和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的作用。吉林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與吉林銀行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建立存款定價協調機制,維護市場利率定價秩序穩定。上半年,吉林省定期存款加權平均利率為2.35%,同比下降5BP。
吉林省鼓勵金融機構對“三農”、小微企業、綠色低碳、科技創新等領域,通過內部資金轉移價格優惠和考核利潤補貼,降低企業貸款利率;運用再貸款等貨幣政策工具向法人金融機構提供低成本信貸資金,引導貸款利率進一步降低。上半年,吉林省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4.62%,同比下降33個基點;其中小微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5.64%,同比下降34個基點。
據丁樹成介紹,人民銀行長春中心支行發揮貨幣政策工具的激勵作用,指導銀行機構運用普惠小微貸款階段性減息工具,按照“應減盡減、應減快減”原則,采取直接扣減、先收后返等方式,對2022年第四季度存量和新發放的普惠小微貸款進行減免利息,省內119家銀行業法人機構累計為63萬筆普惠小微貸款減免利息1.5億元,緩解了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財務成本和還款壓力。
工商銀行黑龍江省分行行長劉向明介紹,截至6月末,工商銀行黑龍江省分行普惠金融領域貸款余額163億元,同比增長25.5%;客戶數2.9萬戶,較年初增加0.95萬戶。增量擴面同時,普惠金融領域貸款綜合融資成本降至3.9%,保持同業較低水平。同時,對小微企業貸款不收取除利息以外的任何費用,主動承擔抵押物評估費、抵押登記費等,降低企業融資成本,讓利實體經濟。
針對農業生產的特點,哈爾濱銀行采取靈活機動的貸款方式,推出額度大、期限長、用途多的系列惠農信貸產品。采用“單戶信用+線上循環”的組合便捷方式,實現“大額信用”的長期化貸款服務,貸款額度最高可達100萬元,最長可在5年內循環使用、隨借隨還,受到當地農戶歡迎。
扶持小微:助力企業度過“喘息期”
隨著東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民營經濟和小微企業越來越擔當重要角色,他們也是吸納社會就業的重要市場主體。為幫助小微企業緩解還款難、訂單下降等壓力,黑龍江省財政廳、金融局等4個部門于2022年6月聯合出臺新一輪中小企業穩企穩崗基金擔保貸款風險補償實施辦法,鼓勵支持金融機構為企業提供“雙穩”貸款。郵儲銀行黑龍江省分行積極響應,快速落地全省第一筆“雙穩”貸款。截至2023年5月,該行“雙穩”擔保貸款投放超過100億元,服務近6000戶小微企業,覆蓋黑龍江省所有縣域。
郵儲銀行黑龍江省分行行長銀青志說,“雙穩”擔保貸款戶均貸款不足200萬元,經營地點較為分散。信貸人員對企業經營場所進行現場調查、貸款發放后進行貸后檢查等,服務成本都較高。而且,小微企業大多以傳統加工業和批發零售業為主要經營項目,規模小、發展水平相對較低、產品競爭力較弱、抗風險能力較差,這也是導致小微企業融資難、不被金融機構青睞的直接原因。但是,郵儲銀行黑龍江省分行選擇了迎難而上,依托網點布局的優勢,各級領導帶頭走市場、走企業、走村屯,在走訪基礎上建立“一企一檔”工作臺賬,用腳步打通普惠金融服務的“最后一公里”。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郵儲銀行黑龍江省分行普惠小微貸款余額181.65億元,同比增長56.54%,居黑龍江省內國有大行首位。
今年以來,人民銀行長春中心支行引導各銀行機構建立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授權、授信、盡職調查、內部激勵等四張清單,加快構建敢貸、愿貸、能貸、會貸長效機制。截至6月末,吉林省小微企業貸款余額6466.87億元,同比增長12.9%;小微企業授信5.17萬戶,同比增長13.9%。上半年,吉林省人民銀行系統累計開展政銀企對接活動187場,對接企業4599戶,達成融資意向約104億元。
圍繞支持創新型省份建設目標,吉林省引導銀行機構加大對“小巨人”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的信貸投放力度。截至今年6月末,吉林省“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中小企業貸款增速28.4%;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貸款余額361億元,同比增長33.1%。
吉林銀行董事長、行長秦季章介紹,截至6月末,吉林銀行普惠貸款余額375億元,完成全年計劃的186%;“兩增”貸款余額324億元,較年初增加39億元;“兩增”貸款戶數15251戶,較年初凈增1439戶;兩項指標繼續保持吉林省同業第一位置。組建16年來,吉林銀行已累計向省內6萬余家小微企業提供超過6100億元信貸支持。
銀青志說,目前很多企業仍處于恢復期和“喘息期”。金融機構有責任、有義務不斷優化和創新金融服務,打造多元多維的服務模式,助力更多經營實體開創振興發展新局面。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