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二季度以來,人民幣匯率波動引發市場關注,也關系著市場主體,尤其是涉外主體的切身利益。人民幣匯率波動對上海外資外貿形勢有何影響?上海企業和金融機構在匯率避險方面有何應對措施?
“今年二季度,在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持續承壓的情況下,上海地區外貿和外商投資韌性凸顯。”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外匯管理部副主任葛慶在7月27日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召開的2023年第三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匯率承壓下有利于出口,貨物貿易收支逆差有所收窄。1月-6月,上海地區貨物貿易涉外支出2607.7億美元,同比增長3.1%;貨物貿易涉外收入1707.8億美元,同比增長7.8%;收支逆差899.9億美元,同比下降4.9%。
另一方面,匯率承壓下外資流動整體穩定,不乏結構性亮點。葛慶介紹說,1月至6月,上海地區零售和餐飲行業外商直接投資資本金流入分別同比增長2.9倍和1.4倍;計算機電子通訊業外商直接投資資本金流入同比增長3.4倍。
“上海外貿外資企業集聚,涉外企業難免受到人民幣匯率波動的影響。從調研情況看,上海市場主體對近期的匯率波動較為理性,且匯率避險意識在全國較為領先。”葛慶表示,在國家外匯局上海市分局的支持下,轄內金融機構和企業也不斷完善匯率避險舉措。
企業方面,匯率風險管理意識明顯提升。葛慶表示,一是主動運用外匯衍生品有效覆蓋匯率風險敞口,上半年上海轄內套保率達到了21.8%。二是積極運用外幣收支自然對沖、使用跨境人民幣計價結算管理匯率風險,上半年人民幣在上海貨物貿易涉外收支中的占比提升了4.8個百分點。三是轄內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持續優化匯率風險管理機制,完善和簡化外匯套保業務審批流程,健全外匯套保考核體系。
銀行方面,不斷提高匯率風險管理服務質效。葛慶表示,一是提高宣介工作的針對性,組織匯率避險沙龍,為企業“量體裁衣”定制個性化匯率避險方案,有效解決企業外匯套保痛點難點。二是豐富避險產品和結售匯幣種,提供更多小幣種報價交易服務,更好滿足多場景下的企業避險需求。三是積極落實減費讓利,給予首次辦理外匯套保業務的企業一定費率優惠。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