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銀行是我國的金融主力軍,服務實體經濟是銀行業義不容辭的使命與責任擔當。立足新時代、助力新發展,在加強自身轉型發展的同時,銀行業如何錨定服務實體經濟主航道,以高質量的金融服務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新華財經推出系列報道,展現金融助力實體經濟實效。
【資料圖】
一邊是小微企業普遍反映融資難、得不到急需的貸款支持,一邊是銀行資金大量沉積、苦于找不到合適的貸款客戶——如何打通金融與小微實體經濟之間的“梗阻”?郵儲銀行黑龍江省分行行長銀青志日前接受新華財經記者專訪時表示,該行近年來依托直達縣鄉的網點布局,打造獨具特色的“膠鞋文化”,鼓勵工作人員走市場、走企業、走村屯,不吝成本、下笨功夫,用腳步打通金融服務小微、“三農”實體經濟的“最后一公里”,取得了共贏效果。
“長期主義”:培育將來的“中”和“大”
“服務民營經濟和小微企業發展要堅持‘長期主義’導向,要有工匠精神,再難也要做。省行要負起主要責任,對基層員工,應盡職免責。”銀青志說。早年在郵儲銀行總行信貸業務部工作時,銀青志就開始聚焦于小微信貸業務,堅持下來已經十余年。
小微金融服務難,信息不對稱是主要障礙之一。小微企業主體在哪里?誰是優質主體?對黑龍江省來說,企業相關信息還缺乏大數據支撐,小微企業經營地點較為分散,大多位于城市或縣域的郊區和鄉鎮。信貸人員對企業經營場所進行現場調查、貸款發放后進行貸后檢查等,服務成本都比較高。
“小微企業大多以傳統的加工業和批發零售業為主要經營項目,規模小、發展水平相對較低、產品競爭力也較弱、抗風險能力較差。其中高新技術企業占比不足2%,技術含量低,科研投入和新技術應用水平也較低。”談到小微企業經營面臨的難點和痛點,銀青志深感焦急。
銀青志和他的團隊選擇了迎難而上。郵儲銀行黑龍江省分行有網點近1600個,其中60%分布在縣及縣以下區域,這是大多數金融機構沒有的。依托這些網點,郵儲銀行黑龍江省分行在每家縣行或市區至少配備2名專職小企業客戶經理,走市場、走企業、走村屯,在逐戶走訪基礎上,建立“一企一檔”助企工作臺賬,用腳步打通普惠金融服務最后一公里。
不吝成本、肯下笨功夫的“膠鞋文化”,使郵儲銀行黑龍江省分行成為很多小微企業的“福星”。截至2023年一季度,郵儲銀行黑龍江省分行普惠小微貸款余額181.65億元,同比增幅達到56.54%,位列黑龍江省內國有大行首位。
2022年6月,黑龍江省推出新一輪中小企業穩企穩崗“雙穩基金”風險補償政策。截至2023年5月末,郵儲銀行黑龍江省分行“雙穩基金”擔保貸款已投放超過100億元,服務近6000戶小微企業,戶均貸款不足200萬元,覆蓋黑龍江全省所有縣域;“雙穩基金”擔保貸款投放戶數、金額均居黑龍江省同行業首位,在全省占比分別達到52%和46%。
“不因小而不為,不因弱而不幫,不因難而不干。”銀青志在內部工作會議上提出的“三不”原則,如今已成為郵儲銀行黑龍江省分行企業文化和經營理念的重要內容。銀青志對新華財經記者表示,小微金融服務路途遠、成本大、額度小,而且從內部評級看,資質較弱企業占比接近半數。這意味著融資風險較大,將來更容易涉及清償、催收、責任認定與追究等一系列問題。銀青志說,但是他們迫切需要得到融資支持,只有現在多支持這些“小”,將來才可能培育出更多的“中”和“大”。
筑牢“三農”根基,助力鄉村振興
黑龍江是連續多年的全國產糧第一大省,擔負著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的重任。銀青志表示,郵儲銀行黑龍江省分行自覺擔起服務“三農”金融先鋒軍責任,主動進駐鄉村振興領域,拓展服務的深度和廣度;建立和完善農村信用體系,不斷創新“三農”金融產品和服務,加大涉農貸款投放力度。
截至今年一季度,郵儲銀行黑龍江省分行“三農”個人經營性貸款結余338.89億元,較年初增長103.57億元,居黑龍江省內國有大行首位。
與大型工商企業和大型項目相比,“三農”領域的金融服務也存在著用戶規模小、可抵押資產較少、經營不穩定等劣勢,被形容為金融服務的“中低產田”。那么,郵儲銀行黑龍江省分行是如何堅持長期在“三農”領域深耕,又是依靠什么樣的“秘訣”保持這一板塊平穩安全運行并且不斷增長的?銀青志說,“膠鞋文化”更適用在“三農”服務領域。“我們要求黨委領導班子帶頭走千企、入千村、進萬家,深入一線實體企業、深入田間地頭,為客戶解難題、辦實事。那些業務骨干們的褲腳上,經常沾著泥土和露珠。”銀青志說,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郵儲銀行黑龍江省分行主要采取了以下舉措。
一是以“信用村”為載體,打造下沉式服務,推動農村信用體系建設。按照“讓絕大多數農戶都有郵儲銀行授信”的目標,結合農業農村部“一村一品”示范村鎮和“百佳千優”信用村建設工程,大力開展“掃村”行動。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已認定信用村7720個,占黑龍江省行政村總數超過80%;評定農村信用戶18.2萬戶,貸款余額105.52億元。
二是聚焦農業產業化、規模化、集約化發展,組建“鄉村振興工作專班”,重點解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融資難題。推出鄉村振興系列產品,提升金融服務能力,實現從“小三農”到“大三農”的產品體系升級。
三是圍繞糧食全產業鏈,推出差異化糧食收購貸款、規模種植貸款等服務模式,支持農業生產從“種得好”向“賣得好”轉變。在秋收季,積極對接中儲糧等國有和民營大型糧食購銷企業,瞄準核心企業上游的糧食收購企業、經紀人,建立貸款審批綠色通道,簡化申報和處理流程,提高審批通過率。
四是實施數字化金融科技戰略,打造“金融+科技+大數據”的數智化應用場景。針對農業用款需求,郵儲銀行黑龍江省分行引入土地流轉、糧食補貼、農機作業、糧食倉單、土地發包等相關大數據,打造“智慧龍江極速貸”系列產品。截至目前,已累計放款235億元,惠及農戶11.2萬戶。
銀青志說,小微、“三農”是實體經濟的重點領域,也是薄弱環節。郵儲銀行黑龍江省分行將持續聚焦實體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優化和創新服務,打造多元多維的金融服務模式,與龍江經濟社會發展同頻共振,助力更多經營實體開創振興發展新局面。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