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深兩市主要股指11日早間普遍小幅高開,盤初指數持續調整,隨后震蕩上行,至午間收盤時,三大股指集體小幅上漲。
截至上午收盤,滬指報3219.20點,漲0.48%,成交額1844億元;深成指報11005.14點,漲0.57%,成交額2827億元;創業板指報2210.16點,漲0.51%,成交額1196億元。
【資料圖】
熱點板塊
盤面上,汽車整車、半導體、醫療服務、存儲芯片、衛星導航、一體壓鑄等板塊和概念股漲幅居前;教育、電力、旅游、草甘膦、轉基因等板塊和概念股跌幅居前。
機構觀點
中信建投:近日,算力板塊呈現震蕩調整態勢。網絡帶寬在算力中的作用實際上越來越重要,800G之外,1.6T光模塊的量產進程有望加速,或成為2025年的需求主力,將打消市場對2025年光模塊市場需求的擔憂。市場將光模塊行業類比光伏逆變器行業,我們認為光模塊行業的競爭格局更優,新技術更新迭代的速度更快,且在人工智能確定性的大時代背景下,有望長期受益。持續推薦AI算力板塊。
華泰證券:2023上半年土地市場減量與分化仍在持續,供應端各地推地節奏較為緩慢,需求端土地成交同比仍在下降;市場處于點狀復蘇階段,一二線城市率先逐步復蘇;企業投資相對較為謹慎,高度聚焦于核心城市的核心項目,同時,核心城市城投拿地比例有所下降,尚有部分民企新面孔踴躍投資。
光大證券:當前生物醫藥行業處于歷史估值底部,鑒于醫藥終端需求較為剛性,并且伴隨著醫保談判續約規則、大型醫用設備配置規劃等邊際利好的政策的逐步出臺,2023年下半年,醫藥行業可以樂觀點,看好院內復蘇、院外復蘇和國產創新藥三大條線。
消息面上
央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延長金融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有關政策期限
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日前發布通知,將此前公布的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兩項金融政策進行調整,適用期限統一延長至2024年12月31日。有關負責人表示,此舉旨在引導金融機構繼續對房地產企業存量融資展期,加大保交樓金融支持。
自然資源部:加快實景三維中國和時空大數據平臺建設
自然資源部副部長劉國洪11日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當前,全球數字化發展日益加速,我們正在加快數字中國建設。自然資源部重點從四個方面來推動落實。一是為數字中國建設打造統一的時空基底。構建基于北斗的全國衛星導航定位基準站“一張網”,加快實景三維中國和時空大數據平臺建設,實現數字空間與現實空間的互聯互通。二是為高質量發展提供豐富的數據要素保障。更好支撐自然資源管理,賦能政府管理決策,助力數字經濟發展,滿足百姓美好生活需要。三是為地理信息產業發展營造優良環境。建立健全測繪地理信息數據基礎制度,加強數據供給,支持數據規范流通,促進新業態健康發展。四是為構建新安全格局守住測繪地理信息數據安全底線。創新數據安全技術,提升行業監管服務水平。
編輯:羅浩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