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10日發布消息稱,《中國人民銀行 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關于做好當前金融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工作的通知》(簡稱《通知》)有關政策有適用期限的,將適用期限統一延長至2024年12月31日。
【資料圖】
業內人士分析,監管部門對兩條政策進行延期,在一定程度上將打消金融機構顧慮,有助于進一步改善部分金融機構不敢貸、不愿貸等情況,鼓勵金融機構向專項借款支持項目發放配套融資,進一步改善房地產企業融資,穩定市場信心和預期。
兩部門聯合出手 “金融16條”部分政策獲延期
據了解,《通知》發布于去年11月,從保持房地產融資平穩有序、積極做好保交樓金融服務、配合做好受困房企風險處置、加大住房租賃金融支持等方面,明確了16條支持政策,因此亦被許多市場人士稱為“金融16條”。
房地產業關聯很多上下游行業,其良性循環對經濟恢復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金融16條”發布實施后,對保持房地產融資合理適度、推動化解房地產企業風險發揮了積極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政策效果。
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金融16條”明確了支持房地產市場發展的一攬子政策,堅持問題導向,針對性較強,具有積極意義。
不過,其中第四條“支持開發貸款、信托貸款等存量融資合理展期”與第八條“鼓勵金融機構提供配套融資支持”均存在適用期限限制,綜合考慮當前房地產市場形勢,為引導金融機構繼續對房地產企業存量融資展期,加大保交樓金融支持,人民銀行等兩部門決定延長政策適用期。
具體來看,本次延期的兩項內容分別為:一是對于房地產企業開發貸款、信托貸款等存量融資,在保證債權安全的前提下,鼓勵金融機構與房地產企業基于商業性原則自主協商,積極通過存量貸款展期、調整還款安排等方式予以支持,促進項目完工交付。2024年12月31日前到期的,可以允許超出原規定多展期1年,可不調整貸款分類,報送征信系統的貸款分類與之保持一致。
中經社住房租賃首席分析師李倩倩表示,鼓勵金融機構對存量貸款展期,主要是考慮房地產市場成交活躍度和信心還有待恢復,房企資金鏈仍然偏緊,通過債務展期一定程度上可緩解企業資金壓力,推動在建項目保交付。
“資金回籠速度慢,房企日子也不好過,監管機構發布消息明確延長償債期限,有助于穩定房企的預期。”李倩倩說,這也是從金融端發力穩定樓市的務實舉措。
二是對于商業銀行按照《通知》要求,2024年12月31日前向專項借款支持項目發放的配套融資,在貸款期限內不下調風險分類;對債務新老劃斷后的承貸主體按照合格借款主體管理。對于新發放的配套融資形成不良的,相關機構和人員已盡職的,可予免責。
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各金融機構應按照文件要求切實抓好落實,因城施策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保持房地產融資合理適度,加大保交樓金融支持,推動行業風險市場化出清,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持續加碼“穩樓市”?
近來穩樓市利好頻出,除中央政策外,地方相關政策也密集出臺。據中原地產市場研究中心統計,上半年,全國房地產相關政策累計出臺380次左右。其中,力度最大的政策是6月份5年期以上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下調10個基點,降至4.2%,為2019年房貸利率“換錨”以來,5年期以上LPR的最低水平。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此前表示,LPR利率調降利好企業與房地產市場。一方面,LPR利率帶動企業部門貸款成本下降,有助于提振企業融資需求,促進投資和就業;另一方面,5年期LPR利率下調,降低首套、剛需購房貸款成本,提振樓市需求;同時,也有助于降低二套房月供利息支出等。
另根據中指研究院發布的《2023上半年中國房地產市場總結&下半年趨勢展望》,上半年,全國有超40城下調首套房貸利率下限至4%以下,普通二線及三四線城市房地產限制性政策已基本取消。
在地方層面,據梳理,僅7月以來便已經有江蘇徐州、云南普洱、四川廣元、湖北潛江、廣東韶關、西藏昌都、浙江溫州等多地發布購房支持政策。
以徐州為例,據“徐州發布”1日消息,為支持改善性購房需求,當地推出主城區賣舊房買新房給予補貼政策,對購買新房面積為90平方米及以下的,按合同價的0.8%補貼;面積為90平方米以上按合同價的1.2%補貼。
近來中央相關會議多次指出,要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業內人士分析,進一步落實房地產長效機制、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需要在平穩發展中轉型、解決問題。展望后續,董希淼認為,下一步,應全面調整優化房地產金融政策,延長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的過渡期;通過央行“三支箭”措施、政策性銀行專項借款等措施,加大對優質房地產企業流動性支持,繼續加大對“保交樓”項目專項支持;同時,因地制宜,因城施策、因區施策,加快調整優化住房信貸政策。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