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數字化技術覆蓋的場景不斷豐富,科技賦能企業發展早已成為共識,大模型的出現,更讓頭部企業洞察到新一輪跨越式發展的歷史契機。在這樣的大趨勢下,作為企業經營的核心要素,財務體系在數字化、智能化的能力建設上顯得更加重要。
6日,在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智能財務論壇”上,政界、學界、商界人士齊聚一堂,從產業政策、理論研究、發展趨勢等不同視角分享真知灼見,共同研討新技術在財務領域的前沿理論與實踐發展,探索智能財務創新發展新路徑,共建行業新生態。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會計數字化轉型全面開啟
財政部印發的《會計信息化發展規劃(2021-2025年)》提出,要以信息化支撐會計職能拓展為主線,以標準化為基礎,以數字化為突破口,積極推動會計數字化轉型,構建符合新時代要求的國家會計信息化發展體系。
“經過多年來的努力,會計信息化的管理框架體系已經基本建成,會計數據標準初步得到推廣應用,整個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全面開啟。”財政部會計司副司長王東表示,會計數據和會計信息化工作,在整合信息資源、延伸管理觸角、防范風險舞弊、支持政策制定,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方面發揮非常重要的基礎作用。
數字化讓智能財務成為可能,對于加強現代會計管理工作、推動會計事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匯付天下董事長兼CEO、上海國家會計學院兼職教授周曄指出,“匯付天下在5年前開啟了數字化的轉型,我認為數字化轉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方向就是智能財務。目前的水平是大部分實現了自動化,小部分實現了智能化。”
智能財務能達到什么狀態?周曄舉例,匯付天下平臺上每天要處理百萬家商戶的超百億元資金結算,目前已經全部自動化,可以秒級對賬戶資金進行查詢、匯總、管理。更為重要的是管理、銷售、運營等形形色色的日報全部自動產生。
企業的智能財務怎么推進?中國醫藥集團總會計師楊珊華表示,有的企業是先將生產制造系統和財務系統連接,有的是先將財務系統和銷售系統連接,要根據每個企業的特點、痛點、難點的不同來逐步地實現智能化,不可能一蹴而就,一下子就全面實現智能財務。
AI催化智能財務日漸成熟
數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直接推動著企業管理模式、商業模式和體系的重構。在數字化時代,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等前沿技術為智能財務的發展提供了無限可能性,智能財務已成為企業財務轉型的必然趨勢,也為企業實現跨越式發展帶來了絕佳機遇。
上海國家會計學院院長盧文彬指出,目前,字符識別、自然語言處理、機器學習等人工智能技術已經應用到財務會計、管理會計、內部控制等財務工作中,智能財務日漸成熟,財務管理的職能得到了拓展。業務數據和財務數據的獲取和處理能力獲得了提升,財務決策與分析逐步向智能化邁進。
人工智能給各行各業帶來了很多進步,同時也讓很多人產生了“職業焦慮”,有一些職業已經在消失或者轉型。人工智能給會計行業智能化帶來什么新趨勢?
上海國家會計學院智能財務研究院院長劉勤舉例,以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智能財務應用為例,人工智能技術在財務共享中心的應用場景有很多,比如數據的智能采集,單據的智能審核,公司合同的智能審閱,語音智能填單等。
人工智能技術的創新迭代,加速了財務工作應用場景的趨勢變化,也給財務人員帶來了諸多的便利和新思考。在盧文彬看來,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創新迭代和應用落地,財務工作的高質量發展有了新支撐。
“下一步我們要積極探索人工智能技術在會計領域的應用模式和應用規律,共同推動智能財務應用水平不斷提升,為加快會計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提供有力支撐,為數字中國建設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力,為提升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做出應有的貢獻。”王東說。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