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商品期貨市場周四(7月6日)多數收漲。其中,紅棗、玉米、雞蛋、豆一、燃料油、苯乙烯(EB)、淀粉、玻璃、橡膠主力合約漲超1%。下跌品種中,尿素主力合約跌超2%,甲醇、工業硅、焦煤、滬鋁、焦炭主力合約跌超1%。
截至收盤時,追蹤國內商品市場的中證商品期貨價格指數收報1354.95點,較前一交易日上漲9.15點,漲幅0.68%;中證商品期貨指數收報1776.21點,較前一交易日上漲12.00點,漲幅0.68%。
中證商品期貨價格指數7月6日日內走勢圖(來源:新華財經專業終端)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錫鎳領漲 滬膠反彈超3%刷新近四個月新高
基本金屬板塊6日走勢出現明顯分化,銅鋁鋅回落的同時,錫鎳卻大幅拉漲。截至收盤時,滬鎳、滬錫分別收高4.82%和4.01%,攜手領漲商品市場。
如果說錫價的走強反映了市場對8月緬甸佤邦“禁開采令”會造成錫礦供應減少的擔憂,那么鎳價的走強則更多是市場情緒回暖、資金炒作純鎳庫存偏低和成本支撐的結果。近期,市場對國內繼續出臺提振經濟相關政策的預期趨強,這也帶動了鋼鐵有色化工等多個品種反彈。鎳作為鏈接傳統不銹鋼行業和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金屬品種,自然也受到了整體氛圍的帶動。與此同時,經過連續回落后,一度跌至16萬元/噸下方的鎳價,也接近業內認可的電積鎳成本支撐區間。加上已經持續近一年的純鎳顯性庫存偏低的問題,鎳價短期內仍確實具備反彈的條件。不過,基于對鎳中長期過剩的預期,市場多數機構仍不看好后市,中期反彈沽空的策略仍占據主流。
滬膠6日強勢增倉走高,主力合約終盤收高3.14%、盤中更是創下近四個月新高,日內累計增倉近2萬手。刺激膠價拉漲的主要驅動來自于對收儲預期的炒作。約在兩個月前,市場就開始傳出天然橡膠收儲的消息,當時就帶動膠價震蕩攀高。但當下國內天膠正值割膠期,國內外產區供應緩慢增加和國內港口橡膠庫存高企,仍給膠價帶來壓力。在華泰期貨看來,7月全球橡膠供應壓力逐步呈現,但國內庫存環比小幅去庫、交易所倉單持續降低對膠價底部形成支撐。不過,全鋼胎國內銷售壓力較大,成品庫存呈現累庫趨勢,則使得膠價上行驅動不足。整體預計橡膠維持區間震蕩。
其他品種方面,油脂油料強弱略有分化,其中菜油、菜粕強勢依舊,6日收盤分別收漲1.95%和2.55%。
紙漿低位震蕩 生豬延續弱勢
紙漿期貨近日在低位震蕩運行,6日主力合約小幅收跌1.08%。漿價此前上漲主要是基于消息面擾動引發的階段性反彈,就基本面而言,紙漿不具備持續上漲的動能。在華泰期貨看來,雖然加拿大港口事件對供應端有所影響,但是國內下游仍處于淡季,從業者較為謹慎,漿價震蕩運行。綜合來看,目前在國內各個港口紙漿庫存高企且下游拿貨意愿不大的情況下,紙漿價格難有明顯回升,匯率變化對紙漿價格支持有限,后期需要關注近期政府是否會出具有效提振消費的政策。
供應充足持續施壓豬價,6日終盤生豬主力合約錄得0.44%的跌幅,延續弱勢。海通證券指出,生豬的供給取決于10個月前的能繁母豬數量,下半年的豬價將由22年9月到23年2月之間的能繁母豬數量決定,而這一階段內的能繁母豬數量偏多,這也就奠定了下半年生豬供給仍然相對充足的局面。除了產能去化較慢外,需求端難有起色也拖累豬價。據光大期貨分析,生豬終端需求延續弱勢,屠宰企業銷售壓力大,養殖端壓欄意愿松動,豬價止漲,短期存在回調可能。而且考慮到目前能繁母豬存欄仍高于正常保有量,預計短期生豬尚不具備持續上漲動能。后市關注產能淘汰進度與終端需求變化對豬價的影響。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