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3年6月30日,FOF產品共有441只,最新報告期規模達到1972.11億元。
盤點公募FOF上半年的業績表現,超五成產品錄得正收益,收益率超過3%的產品有6只。從FOF基金類別來看,債券型產品整體表現亮眼,股票型和偏股型產品表現較弱。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圖1:FOF基金市場規模和數量
具體來說,長城恒泰養老2040三年混合FOF、平安養老2045、前海開源裕源上半年業績位居前三,分別上漲6.27%、5.35%、3.40%。相對而言,中銀證券慧澤進取3個月持有期混合發起(FOF)A表現靠后,凈值回撤超7%。
新發產品方面,今年上半年有64只FOF產品開啟了認購,發行總規模122.33億元,單只FOF平均發行規模為2.4億元,相比去年同期均有較大幅度下滑。
超五成產品收益為正 長城、平安、前海開源基金領漲
從整體業績來看,目前公募基金市場上約441只FOF產品,超五成產品今年以來收益率為正。其中,債券型FOF基金表現較好,平均收益率為1.24%,股票型和偏股混合型FOF表現較差,分別為-1.65%、-1.70%。
圖2:FOF基金2023上半年業績較好產品
截至6月30日,FOF產品業績表現最好的是長城恒泰養老2040三年,今年以來收漲6.27%,該產品由蔡旻管理,一季度末基金投資占總資產比為83.81%。該基金重倉了多只指數基金,包括被動指數基金、國際(QDII)股票基金、被動指數型債券基金、貨幣基金等多個類別。
其次是平安養老2045五年、前海開源裕源,上半年累計收益率分別為5.35%、3.40%,這兩只產品一季度末基金持倉均超過80%。
其中,平安養老2045股票持倉頻繁更換,一季度增持了諾泰生物、奕瑞科技等5只個股,股票投資占比為7.23%;前海開源裕源則大量持有自家主動權益類產品,持有的自家產品占基金市值比超過80%,主要投資受益于通脹上行的資源采掘類基金、硬核科技類基金以及高股息的港股紅利類基金。
中銀證券旗下產品業績靠后
今年以來,A股經歷1月的大漲后市場行情分化顯著。AI、“中特估”、數字經濟相關板塊走強;相較而言,以新能源、醫藥生物為代表的板塊跌幅較大,重倉相關板塊的基金面臨較大回撤壓力。
圖3:FOF基金2023上半年業績較差產品
數據顯示,441只FOF產品中,上半年收益靠后的是中銀證券慧澤進取3個月持有A,該基金今年以來凈值跌超7%,跑輸基準超9個百分點,同類排名137/138。
分析發現,該基金一季度末重倉多只ETF產品,基金倉位達到80%以上,配置方面以消費醫藥與地產周期基金為主,拖累了基金表現。
上半年新發產品64只 發行規模明顯回落
新發產品方面,今年上半年,有64只FOF開啟了認購,與去年同期的62只新發產品相比,數量上有所增長。
然而,今年上半年FOF發行總規模僅122.33億元,單只FOF平均發行規模為2.4億元。而在去年同期,FOF發行總規模達到247.36億元,單只FOF平均發行規模超過4億元。
圖4:2023年已發行成立的部分產品
以認購起始日為基準,2023上半年開啟認購的64只產品中有51只已經結束募集,僅有3只產品規模超10億元,24只產品募集規模不到1億元。
其中,南方浩穩優選9個月持有以25.27億元的規模居于首位,另外兩只募集規模超10億元的產品分別是興證全球優選積極三個月持有、南方浩祥3個月持有。
FOF存量規模增長放緩 興證全球、南方基金等規模居前
從FOF產品存量市場來看,雖然產品數量連續多年保持較高增長,但總份額和資產規模已經呈現下滑之勢。今年一季度末,FOF產品總份額約1819億,同比下降11.25%;總資產規模約1894億元,同比下降11.69%。
圖5:FOF基金市場規模變化
行業格局方面,80家發行FOF產品的公募基金公司中,管理FOF產品規模超100億元的公司有7家,其中興證全球基金、交銀施羅德基金管理規模均超200億元。南方基金2023年一季度末以150億元的管理規模排名第三。
圖6:2023年一季度末FOF基金管理規模TOP10基金公司
按照旗下FOF產品今年以來平均收益率測算,百億級FOF基金管理人中,興證全球基金以1.28%的平均收益率位列第一。平安基金也表現較好,旗下FOF產品今年以來平均收益率約1.07%。
【讀財報】是由新華財經與面包財經共同打造的一檔以上市公司財報解讀為主要內容的欄目,內容全面覆蓋全球股市、匯市和債市等金融市場,提供權威、專業、全面的金融信息服務。新華財經是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
編輯:胡晨曦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