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前,在蘋果全球開發者大會上,被稱為十年來最重磅新品的蘋果首款頭顯Vision Pro正式亮相。然而,這款引起科技界廣泛關注的頭顯還未正式上市,就已傳出減產的聲音。
日前,有媒體報道,由于頭顯設備設計的復雜性和生產困難等原因,蘋果公司已經大幅下調了其混合現實(MR)頭顯的產量預測。
(資料圖)
對此,蘋果中國相關人士7月5日表示,頭顯投產計劃通常會根據市場情況適時調整,具體由相關部門統一協調。目前多家產業鏈相關上市公司也做出了回應。
相關上市公司連夜回應
經過七年的研發,被稱為“空間計算設備”的蘋果首款頭顯設備于上月發布,計劃明年初才會上市。
根據最新傳來的減產消息,與蘋果和中國部分代工企業關系密切的兩名人士表示,蘋果僅準備在2024年生產不到40萬臺Vision Pro。另外,兩家為Vision Pro提供某些零部件的中國獨家供應商表示,蘋果只要求他們在第一年供應13萬至15萬臺的配件量。而這較原定目標大幅減少。公開信息顯示,蘋果最初預計第一年的銷量為300萬臺,但后來將這一數字降至100萬臺,如今再次降至不到40萬臺,這相當于較最早目標縮減了近九成。
在蘋果頭顯發布之初,多家上市公司看好其帶來的市場前景,并表達了開放的態度。
佳創視訊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表示,公司目前已獲取到 VisionOS SDK及模擬器,正初步開展項目遷移與開發測試,并將在Vision Pro開發機開放申請后提交申請,公司后續將密切關注蘋果MR生態發展及所蘊含的市場機會,并探索和研究相關技術與公司現有業務的融合。
智度股份也稱,目前公司已申請 VisionOS SDK開放測試資格,后續將密切關注蘋果MR生態發展及所蘊含的市場機會。
而世紀華通表示,盡管目前尚未與蘋果頭顯開展合作,但我們始終對一切前沿的技術載體持開放的態度。
據了解,蘋果頭顯多家供應商為國內企業。減產意味著其產業鏈零部件等提供商的訂單量也將大幅縮減,亦引發投資者對多家上市公司頻頻提問。
對此,立訊精密、科瑞技術、博眾精工等上市公司紛紛進行了回復,部分公司甚至連夜發聲。立訊精密、科瑞技術相關人士的回應大多表態為,因保密協議對具體客戶的事項不方便透露。博眾精工董秘辦人士則對媒體稱,公司負責蘋果Vision Pro的組裝,目前還沒有收到關于削減產量的通知。
而從資本市場的表現來看,目前產業鏈上市公司受減產傳聞影響有限,7月5日,立訊精密、博眾精工股價高開。
成本高昂但需求不定
被各界寄予較高期望的Vision Pro,為何會在上市前夕減產?
高昂的售價及成本、需求的低迷、產能的限制,或是蘋果一再削減頭顯產量目標的主因。
這款頭顯高達3499美元(約合2.5萬元人民幣)的售價,讓眾多消費者表示難以接受,而這也注定了其在短期內難以進入大眾消費市場。
值得一提的是,此款頭顯雖然定價高昂,但供應商利潤卻較為微薄。供應商需要將生產線從現有的產品轉移到新的頭顯生產工藝,這需要大量費用。這種情況也讓投資者們開始重新考慮蘋果公司在這一市場的表現。如何降低成本,對蘋果及其供應商而言是個挑戰。
同時,Vision Pro的制造工藝極為復雜,無論是頭顯上曲面前置玻璃、弧形的外殼還是內置的密集電子元件,在選材上要求高、組裝起來也非常繁雜,需要供應鏈合作完成,而目前產業鏈供應顯得不足。
與此同時,由于目前頭顯市場是新興領域,未來其利潤和銷售也仍是未知數。
恒信東方也對投資者提示稱,蘋果VisionPro頭顯剛剛發布,相關開發者套件和接口尚未公布,目前無法判斷其他平臺的開發積累能否直接移植至該平臺。
致敬未知創始人兼CEO吳德周認為,蘋果頭顯的問世帶動產業鏈配套發展。不過,目前AR、VR行業存在的問題是,其更多應用場景聚焦在相對封閉的空間內,急需找到一個普適性的革命性質的應用場景。其次,行業內企業尚需將產品與AI進行深度結合。
平安證券指出,從當前VisionPro的硬件性能以及發售定價來看,蘋果首款MR設備主要針對開發者用戶。預計在2024年至2025年期間,蘋果將推出新款低成本頭顯方案,搭配逐漸豐富優化的生態內容,屆時有望迎來出貨放量契機。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