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國內商品期貨市場周一(7月3日)漲多跌少。其中,菜粕、豆油、豆二、豆粕主力合約漲停,菜油主力合約漲超6%,棕櫚油主力合約漲近5%,滬錫主力合約漲超3%,紅棗、雞蛋、生豬主力合約漲超2%。下跌品種中,瀝青主力合約跌超2%,硅鐵、鐵礦石、尿素、焦煤主力合約跌超1%。
截至收盤時,追蹤國內商品市場的中證商品期貨價格指數收報1349.64點,較前一交易日上漲15.13點,漲幅1.13%;中證商品期貨指數收報1769.26點,較前一交易日上漲19.84點,漲幅1.13%。
中證商品期貨價格指數7月3日日內走勢圖(來源:新華財經專業終端)
供應縮減傳利多 油脂油料四品種漲停滬錫漲超3%
受上周五美國農業部報告意外大幅下調美豆種植面積的利多提振,3日國內油脂油料品種全線飆升。截至收盤,菜粕、豆粕、二號黃大豆和豆油漲停,菜油大漲近6.6%,五品種占據了當日漲幅榜前五。美國農業部北京時間7月1日凌晨發布的報告顯示,2023年美豆種植面積僅為8350萬英畝,較3月意向報告和6月供需報告的預估面積減少了超400萬英畝,也顯著低于去年8745萬英畝的種植水平。這使得此前對新年度美豆將豐產、供應轉寬松的預期或被全面修正。與此同時,同步公布的庫存報告還顯示,截至6月1日美豆舊作庫存同比減少了18%,進一步加劇了舊作大豆供應緊張的狀況。兩大報告影響下,上周五美豆11月合約大漲超6%,國內油粕期價3日也順勢飆升。展望后市,機構普遍預計,在美豆種植面積大幅下降的背景下,對美豆主產區天氣惡化的敏感度將支撐油脂油料期價短期的易漲難跌格局。
除油脂油料品種外,其他商品3日也大多走高,其中滬錫增倉收漲3.12%,成為當日漲幅前十排行中唯一的工業品品種。錫價的走強也與供應端題材相關。隨著8月緬甸佤邦的采礦禁令生效在即,市場對錫精礦資源收緊的擔憂存在從預期變為現實的可能。盤面顯示,繼前一交易日增倉近3800手之后,3日滬錫主力合約再度增倉超1100手。在金瑞期貨看來,供應縮減仍是當前錫價的主要驅動。雖然錫市場未來去庫幅度可能并不大,但是方向性是比較確定的,在8月份緬甸相關措施落地或者有新消息出現前,預計錫價仍將表現為震蕩或偏強震蕩。
其他品種方面,在雞蛋、生豬和紅棗3日也集體錄得超過2%的漲幅;包括SC原油在內的多個能化品種收盤也均漲超1%。
瀝青領跌市場 鐵礦石自高位回落
瀝青主力合約3日延續弱勢,終盤錄得2.30%的跌幅,領跌商品市場。供應持續回升,而需求略顯平淡,瀝青市場氣氛偏弱。中銀期貨指出,近期瀝青與原油走勢分化,原因是市場預計稀釋瀝青入關問題即將解決,7月瀝青供給端或將有增量。而需求端則呈現北強南弱的格局,南方受梅雨季節影響,下游項目開工受限。南方的雨季一般至7月初結束,但根據專項債、機械銷售量等各項數據來看,近期整體需求的恢復并不樂觀。據國投安信期貨分析,瀝青社庫+廠庫庫存同比往年處于中性位置,若原料入關問題得到解決,在南方需求淡季的背景下,瀝青裂解利潤或短期承壓。
鐵礦石連續兩日自高點回落,3日收盤跌超1%。目前鐵礦石期貨價格最大反彈幅度已超過20%,估值水平已進入高估區域,需要注意市場波動加劇和監管趨嚴的風險。從基本面來看,中泰期貨分析稱,因需求端長期面臨產量平控壓力,鐵礦石疏港量將小幅降低;同時供給發運逐步回升,重點關注非主流礦山的發運提升。鐵礦石6月下旬開始,供給增速預計快于需求,鐵礦或進入緩慢累庫狀態,基本面(現貨)逐步轉為弱勢。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