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旅游市場表現顯示,我國文旅融合發展更進一步深入,夜間旅游、康養旅游、親子游等細分市場受到追捧。業界認為,我國國內游、入境游、出境游已進入全面復蘇新通道。
(資料圖)
端午旅游市場量增質優
經中國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綜合測算,端午節假期,全國國內旅游出游1.06億人次,同比增長32.3%,按可比口徑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112.8%;實現國內旅游收入373.10億元,同比增長44.5%,按可比口徑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94.9%。
“國內游、入境游和出境游三大市場進入了全面復蘇新通道。”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介紹。
從國內游出行距離來看,受假期時長和高溫天氣影響,近程出游和本地休閑仍然是基礎市場。中國旅游研究院節假日文化休閑和旅游消費專項調查顯示:假日期間,游客平均出游半徑164.87公里,同比增長52.8%;目的地平均游憩半徑12.94公里,同比增長71.0%。
從游客滿意度來看,中國旅游研究院專項調查顯示,游客滿意度達82.7分,處“滿意”水平,較去年同期提升3.5分。“景區、酒店和旅行社準備工作較為充足”“志愿者服務很暖心”“預約、檢查、排隊總體比較便捷”和“價格合理”位列游客滿意選項的前四位。
從入出境旅游市場來看,受港澳基礎市場和周邊國家旅游推廣和促進政策影響,加上民航、郵輪、酒店、餐飲、大交通和目的地資源商等供應鏈的穩步恢復,以及簽證和口岸通關政策的便利化,端午節假期入出境旅游達到了2020年以來的峰值,西亞、北非和歐洲等中遠程市場也迎來新年以來的小高潮。飛豬平臺顯示,較同樣長度的元旦節假期,端午節假期出境游訂單量已增長3.6倍。
馬蜂窩旅游研究院院長馮饒也認為,端午節假期往往是暑期旅游市場風向標,預計接下來的暑期市場將迎來新一輪旅游小高峰,旅游業也將進入結構性復蘇新階段。
假日休閑體現文旅融合更加深入
從旅游活動來看,今年端午游休閑的文化氛圍更加深厚,休閑度假、親子旅游、避暑旅游、品質露營、主題公園和濱海休閑需求進一步釋放。同時,游客群體也更趨年輕化,動感、活力、時尚類旅游消費和文化休閑更加活躍。
一方面,非遺民俗、傳統文化融入現代群眾文化生活,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新場景不斷推陳出新。賽龍舟、吃粽子、唱山歌、賞古籍里的古曲,非遺和傳統民俗活動營造主客共享新空間。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介紹,端午節假期,全市129家博物館舉辦臨展32場,共接待觀眾29.2萬人次,比2019年同期增長4.28%。其中,上海博物館全新特展“實證中國:崧澤·良渚文明考古特展”云集全國19家博物館和考古機構的358件(組)珍貴文物,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徐匯藝術館聯動展出的“江河匯流 遍弘海內——西藏日喀則薩迦唐卡藝術展”重點呈現《八思巴畫傳》中17軸精選唐卡的珍貴復制品,上海青浦博物館“‘藝韻江南’——青浦吳江嘉善三地非遺精品聯展”集中演繹上海青浦、江蘇吳江、浙江嘉善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這些文博展覽深受市民游客青睞。
一方面,以音樂節、電競酒店為代表的潮流文化也為國內游客帶來豐富的旅游消費選擇。同程旅行數據顯示,2023年端午假期期間,國內演唱會、音樂節周邊商圈酒店預訂量同比上漲超過300%。
戴斌分析,反映群眾文化生活新需求的活動、項目和場景,與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戲劇場、電影院等傳統文化空間共同構成了文化和旅游深入融合的新場景,為旅游業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動能。
旅游細分市場旅游休閑需求挖潛釋放
親子游、畢業游、夜間旅游、康養旅游等細分市場需求快速釋放。攜程研究院戰略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沈佳旎認為,由于今年端午臨近暑期,在親子、畢業生等群體的帶動下,暑期旅游市場將提前開啟,釋放積蓄已久的旅游消費潛力。
馬蜂窩平臺上,親子游、畢業游搜索量持續拉升,平均熱度漲幅分別為135%和115%。驢媽媽旅游網數據顯示平臺上,行程短、交通方便的周邊游預訂火爆,“3小時自駕圈”“2小時高鐵圈”是親子游客群的首選。
文化和旅游部專項調查顯示,受高溫及目的地夜間旅游產品不斷豐富等影響,端午假期參與夜間游的游客比例達22.3%,較2022年同期大幅提高7.9個百分點。根據數據監測,端午節期間,243個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夜間客流量3625.3萬人次,平均每個集聚區每夜4.97萬人次,較2022年同期增長38.8%。此外,飛豬平臺上的海島游商品預訂量同比增長超56%,夜游商品預訂量同比增長超1.3倍。
中國旅游研究院數據顯示,端午節假日期間的康養度假的游客比例為12.6%,同比升高了3.8個百分點。攜程平臺上,避暑、消暑相關搜索熱度環比上升50%。飛豬平臺上,高星酒店預訂量同比增長超3.4倍,民宿預訂量同比增長超3.2倍。專家分析,康養度假正在從概念導入期穩步進入市場培育期。
值得關注的是,更多農村居民參與到旅游休閑活動中。假日期間,全國農村居民出游率4.8%,出游人數占假期國內游客出游人次的22.4%。戴斌認為,近年來連續監測的數據表明,農村居民日漸增長的景區觀光和城鎮休閑需求已經成為旅游市場擴容和產業創新不可忽視的新動能。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