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影视在线观看免费完整_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_少妇被又大又粗又爽毛片久久黑人_欧美乱子伦videos

深圳熱線

【新華財經調查】碳纖維市場火熱 三大隱憂值得警惕 環球播資訊

2022-06-21 19:27:03 來源:新華財經

近日,新華財經記者走訪多家國內碳纖維龍頭企業發現,受下游需求擴張等因素影響,國內碳纖維市場保持快速增長態勢,但面臨產能過剩、逆全球化趨勢加劇、技術研發障礙三大挑戰,令不少企業家擔憂未來2到3年內,市場會快速進入紅海博弈。


(資料圖)

碳纖維市場火熱

碳纖維具有優異的力學性能和化學穩定性,主要應用在航空航天、風電葉片、體育休閑、壓力容器、交通建設等領域。根據賽奧碳纖維《全球碳纖維復合材料市場報告》顯示,2022年全球碳纖維市場需求量為13.5萬噸,同比增長14.4%;市場規模43.86億美元,同比增長29%。

不久前,中復神鷹西寧年產2.5萬噸高性能碳纖維項目全面投產,公司產能達到2.85萬噸。而在中復神鷹總部所在的連云港市,5萬噸碳纖維項目中的一期3.1萬噸產線預計將在2025年投產,公司子公司3萬噸高性能碳纖維項目也預計將在2026年投產。

這是國內碳纖維市場火熱的一個縮影。

2019年以來,受疫情、國際形勢等因素影響,本土碳纖維企業迎來國產替代機遇期。統計顯示,2022年中國市場碳纖維需求總量為74429噸,其中國產碳纖維供應量為45000噸,占比達60%。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國內碳纖維市場被美日等外國企業壟斷。隨著國內碳纖維企業的技術進步,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正憑借性價比優勢占據市場,而以風光氫為代表的清潔能源需求快速釋放,帶動國內碳纖維市場迅速擴張。”中復神鷹企管部負責人說。

據悉,風電葉片是國內碳纖維應用中的大頭,占到總用量的三成以上。2022年度中國風機訂單量再創新高,達到93.8GW;2023年1-4月,國內風電新增裝機14.2GW,同比增長35%。華創證券預計2025年我國風電葉片領域碳纖維總需求達7.32萬噸,2021到2025年的復合年均增長率達34.3%,市場規模將達83.4億元。

“今年是風機大年,我們公司超7成營收源自風機行業,目前公司手頭訂單充足。”新創碳谷控股有限公司宣傳部部長王歡說。中復神鷹也得益于風機訂單增長處于滿產狀態。

市場的火熱從企業盈利能力上也可見一斑。在已公布的2023年一季報中,國內碳纖維龍頭吉林化纖凈利潤1207.77萬元,同比大增124.65%;中復神鷹歸母凈利潤1.31億元,同比上升11.28%;中簡科技凈利潤1.48億元,同比增63.67%。

三大隱憂值得關注

盡管當下碳纖維市場行情火熱,但受訪人士普遍表現出擔憂情緒,集中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供需脫節或加劇市場波動。

記者調查發現,目前國內碳纖維產能迅速擴張,吉林化纖已建成本部碳纖維復材產能1.2萬噸、全資子公司凱美克小絲束碳纖維600噸,以及參股(49%)公司吉林寶旌大絲束碳纖維8000噸,合計達2萬余噸。新創碳谷規劃年產3.6萬噸大絲束碳纖維及高性能碳纖維復合材料構建項目正加緊建設,再加上中復神鷹上述產能擴建,這三家企業的產能規劃就已超10萬噸,而根據國海證券預測,未來幾年國內碳纖維企業擴產產能預計接近30萬噸。

“當前除了風電領域具有較強可預見性外,交通工具輕量化與新能源兩大板塊的市場需求雖有預期但還不明顯,隨著國內碳纖維產業產能的快速擴張,行業將快速進入存量競爭時代。”王歡說。多位受訪者擔憂,供需脫節或加劇市場波動。

二是逆全球化趨勢帶來的不確定性增加。

多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由于國內碳纖維產業起步較晚,與歐美發達國家在技術上存在差距,在高端產品領域尤其明顯。“高端碳纖維大多應用在航空航天等‘大國重器’上,國外早已對中國市場封鎖技術。”中簡科技負責人說。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受逆全球化因素影響,以風機葉片為代表的出口訂單下滑,抑制碳纖維產業發展。某企業負責人就告訴記者,今年以來公司出口訂單下滑超過30%,且未見任何好轉跡象。

三是技術研發面臨諸多制約。

多位受訪者表示,國內碳纖維人才一直處于緊缺態勢,研發人員難招成為企業普遍面臨的困境。“目前學校教學與產業實際存在脫節,產學研轉化效率有待提升。”某碳纖維上市公司董秘說。

同時,近年來從國家到地方出臺多項政策支持碳纖維發展,但不少企業反映,要獲取政府科研項目經費依舊面臨諸多難題。多位受訪者表示,目前一些項目申報都需要靠第三方中介進行先期評估,而這些第三方收取的費用極高,有的占到了整個項目經費的20%以上。

另有受訪者表示,由于部分碳纖維市場存在隱形門檻,民營企業想要進入非常困難,即便花大價錢研發出高性能產品,都有可能因無法中標變成沉沒成本。

延鏈與科研成共識

記者在調研發現,面對即將到來的市場變局,國內碳纖維企業已紛紛加快布局予以應對,其中延長產業鏈與加大科技研發投入成為普遍選擇。

“公司在碳纖維設備制造領域具有優勢,我們正在加快向上游拓展,布局原絲生產。”王歡說。無獨有偶,中復神鷹、中簡科技新項目同樣包含原絲生產。多位業內人士表示,由于原絲質量事關碳纖維最終產品質量和生產成本,企業向上布局既可以掌握原料供應,更能夠結合原絲加大高性能碳纖維的研發力度。

值得一提的是,盡管企業普遍表示技術研發面臨較多困難,但也紛紛將加大研發投入作為破題關鍵。多位業內人士表示,在可預見的未來,中低端碳纖維市場將率先進入紅海競爭,而高端產品憑借不可替代性依舊可以保證較強的盈利能力。

也有業內人士認為,不單要加大高附加值產品研發投入,豐富產品線亦是關鍵。“我們已掌握了T700級、T800級、T1000級和SYM40級等產品生產,在國內率先實現了干噴濕紡碳纖維的關鍵技術突破,可滿足不同市場需要。”上述中復神鷹負責人說。

多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雖然看好國內碳纖維市場發展遠景,但今年以來國際經濟緩慢復蘇,國內經濟承壓前行,整體需求依舊不旺,短期看,隨著產能的逐步釋放,碳纖維價格或存在下探空間,降本增效將是企業比拼的關鍵。

關鍵詞: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