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財經北京6月21日電 年初以來(截至6月19日),80余只主動權益類滬港深基金中,大摩滬港深精選混合A、華安滬港深優選混合、華安滬港深機會靈活配置混合業績靠后,凈值分別下跌21.50%、18.17%、17.40%。
相較而言,前海開源滬港深樂享生活、前海開源滬港深強國產業、中歐電子信息產業滬港深股票A業績表現較好。
(資料圖)
基金費用方面,前海開源滬港深優勢精選混合近三年累計貢獻管理費超4億元,三年累計虧損超34億元。
摩根士丹利、華安基金業績回撤偏大
據不完全統計,公募基金名稱全稱中包含“滬港深”這一關鍵詞的主動權益類基金(包括偏股混合型、普通股票型、靈活配置型)共有80余只,合計規模約862億元。。
圖1:主動權益類滬港深基金今年業績表現
年初以來,上述產品超五成凈值下跌,平均收益率約為-0.09%。其中,大摩滬港深精選混合A、華安滬港深優選混合、華安滬港深機會靈活配置混合跌幅居于前三。
大摩滬港深精選混合A成立于2021年11月,基金管理人為摩根士丹利基金,現任基金經理為王大鵬,于基金成立日任職。該基金今年凈值回撤21.50%,跑輸業績基準超22個百分點,同類排名3546/3547。
華安基金基金經理陸秋淵、盛驊共同管理的華安滬港深優選混合、華安滬港深機會靈活配置混合今年以來凈值虧損均超過17%,跑輸業績基準超18個百分點,同類排名靠后。
相較而言,前海開源滬港深樂享生活、前海開源滬港深強國產業、中歐電子信息產業滬港深股票A等產品今年業績表現較好,凈值分別上漲46.32%、40.03%、31.10%。
投資風格:廣發基金股票倉位較高,前海開源、安信基金持倉換手率偏高
2023年一季報顯示,上述80余只基金股票持倉占基金凈資產的比例差別較大,有38只產品的股票市值占基金資產凈值比超過90%,平均股票倉位相對去年末小幅提升。
其中,廣發滬港深新機遇股票2022年末股票市值占基金資產總值比超過94%,2023年一季度降至90%以下,前十大重倉股占比仍然保持在69%左右的相對高位。
圖2:滬港深基金股票倉位及持股集中度
換手率方面,上述滬港深基金2022年平均年換手率約339%。其中,前海開源滬港深隆鑫混合、安信工業4.0混合持倉變動較為頻繁,年換手率超1000%。
圖3:2022年滬港深基金持倉換手率和傭金規模比
安信工業4.0滬港深混合2022年四季度末的十大重倉股有4只被替換,頻繁的交易產生高額的交易傭金,其傭金規模比達到1.15%,在滬港深基金中處于較高水平。這意味著安信工業4.0滬港深混合的投資者買100元的基金,其中有超過1.15元用來支付基金的交易傭金。
利潤與管理費:前海開源滬港深優勢精選三年虧損較大,貢獻管理費居前
基金財報數據顯示,成立時間超過3年的主動權益類滬港深基金中,超半數產品近三年累計收益為負,但基金公司作為管理人卻能旱澇保收。其中,5只產品三年累虧超10億元,6只產品三年貢獻管理費超2億元。
圖4:滬港深主題基金近三年利潤與管理費合計
近三年,前海開源滬港深優勢精選混合累計虧損約34.63億元,貢獻管理費超4億元,兩項數據均居于“滬港深基金虧損榜”前列。
2023年以來,前海開源滬港深優勢精選混合一季度浮盈約2.06億元,累計浮虧有所縮窄。相較而言,中歐電子信息產業滬港深股票一季度浮盈9.73億元,表現較為突出。
【讀財報】是由新華財經與面包財經共同打造的一檔以上市公司財報解讀為主要內容的欄目,內容全面覆蓋全球股市、匯市和債市等金融市場,提供權威、專業、全面的金融信息服務。新華財經是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