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商品期貨市場周五(6月16日)收盤大面積上漲。其中,棕櫚油主力合約漲6%,豆油、豆二、菜油主力合約漲超4%,菜粕、豆一主力合約漲超3%,豆粕、苯乙烯(EB)、瀝青、燃料油、焦煤、LU燃料油、滬錫、尿素主力合約漲超2%;下跌品種中,生豬主力合約跌超2%,玻璃主力合約跌超1%。
截至收盤時,追蹤國內商品市場的中證商品期貨價格指數收報1346.07點,較前一交易日上漲15.42點,漲幅1.16%;中證商品期貨指數收報1764.04點,較前一交易日上漲20.83點,漲幅1.19%。
中證商品期貨價格指數6月16日日內走勢圖(來源:新華財經專業終端)
【資料圖】
天氣擾動令油脂油料全線大漲
宏觀情緒近幾日支撐商品市場的多頭氛圍,而天氣方面的擾動直接推動國內外油脂油料全線大漲。隔夜市場,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玉米、小麥和大豆期價全線上漲,且均漲超4%;馬來西亞棕櫚油期貨連續第四日上漲,且16日日內漲幅一度達8%;國內商品市場漲幅前七分別為棕櫚、豆油、豆二、菜油、菜粕、豆一、豆粕主力合約,其中居首的棕櫚油主力合約收漲6.00%。
天氣方面,目前美國中西部干旱面積擴大,歐洲北部和烏克蘭主要農作物地區也在遭受土壤水分流失。美國農業部報告顯示,現在美國51%的大豆作物在經受干旱。同時巴拿馬運河正遭遇70多年來最嚴重干旱,管理方加大了船舶吃水深度限制并減少船只通行數量。業內人士擔憂國際物流成本會因此上升。
6月9日,美國氣候預測中心(CPC)發布6月ENSO展望報告,確認厄爾尼諾現象當前正在發生,厄爾尼諾現象因其他原因無法實現的可能性已被下調至0。而據市場消息顯示,馬來西亞最大的棕櫚油產區沙巴的棕櫚油種植園正面臨厄爾尼諾初期現象引發的水分緊缺問題,導致產量下降,并加劇了過去三年中施肥不足和勞動力短缺的影響。光大期貨分析認為,在減產預期下,處于較低估值的棕櫚油受到資金熱捧,走勢表現偏強。盡管按照往年天氣對產量的滯后性規律,明年棕櫚油產量才能體現出本年度天氣的利空影響,但行情往往借預期炒作走在現實之前。配合美豆天氣炒作題材,近期油脂宜謹慎偏強對待。
但國泰君安期貨表示,目前從基本面來看,印尼和馬來西亞棕櫚油產量和出口穩定,巴西大豆還在大量出口,國內大豆大量到港,國際和國內植物油市場的供應仍然充足。目前的市場不僅具有典型的天氣市和政策市(EPA的生物柴油政策)的高波動性特征,還有近日多空形勢逆轉的影響,一定程度上是超過了基本面情況的,建議保持觀望,短期主要關注美豆主產區天氣情況和下周EPA的生物柴油政策。
生豬期貨沖高回落跌近3% 玻璃小幅收跌1.10%
短暫反彈過后,生豬主力合約16日大幅下跌,終盤錄得2.71%的跌幅,終結四連陽。雖然臨近端午假期,但是在消費淡季的拖累下,生豬期價仍沖高回落。南華期貨分析認為,雖然現貨端受端午備貨情緒價格有所支撐,但在基本面題材未兌現前,預計近期的反彈以情緒為主,建議觀望,等待規模二育入場。后續來看,國投安信期貨表示,6~7月仍是生豬十分關鍵的時期,此前市場關注冬季仔豬腹瀉造成的階段性出欄斷檔預期,但需與產能增加帶來的出欄量和體重增加進行博弈,若存在階段性缺口,豬價進入反彈期。若供應斷檔邏輯被證偽,預計在該階段豬價仍將迎來一波下跌,行業去產能力度會增大。從盤面來看,目前生豬期貨總持倉達到上市以來較高水平,市場博弈加劇。
玻璃期價反彈后于近兩日回落,截至16日下午收盤,主力合約跌超1%。華泰期貨表示,整體來看,近期沙河市場出庫尚可,部分玻璃價格小幅上漲,貿易商采購積極性有所提升。目前中下游庫存偏低,剛需采購帶來補庫需求,使得產銷有所改善。另外,期現基差較大,市場氛圍改善后,盤面呈現向上修貼水格局。東海期貨則表示,近期玻璃多頭主要邏輯為較弱經濟數據下的強政策預期,盤面貼水現貨且估值偏低以及合約高持倉下交割問題。但是玻璃市場短期基本面認缺乏向上驅動,地產數據較差,玻璃廠庫存水平中性偏高,目前盤面在玻璃高價成本區間上沿漲勢放緩,關注政策預期以及實際需求變化情況。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