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國內商品期貨市場周一(6月12日)收盤跌多漲少。其中,純堿、甲醇主力合約跌超3%,尿素、蘋果、低硫燃料油(LU)、苯乙烯(EB)、SC原油主力合約跌超2%;上漲品種方面,滬鎳、紙漿主力合約漲超2%,生豬、紅棗主力合約漲超1%。
截至收盤時,追蹤國內商品市場的中證商品期貨價格指數收報1307.67點,較前一交易日下跌7.55點,跌幅0.57%;中證商品期貨指數收報1711.15點,較前一交易日下跌9.88點,跌幅0.57%。
中證商品期貨價格指數6月12日日內走勢圖(來源:新華財經專業終端)
化工品集體走跌 純堿、甲醇跌超3%
純堿期貨12日弱勢下行,終盤錄得3.40%的跌幅,跌破6000元/噸關口,領跌商品市場。上周純堿降庫,表現好于預期,堿廠因設備問題減量,產量下滑。據隆眾資訊,截至6月8日,上周國內純堿廠家總庫存47.01萬噸,環比下降5.25萬噸,下降10.05%。周內純堿整體開工率89.60%,環比下降0.54%。周內純堿產量60.25萬噸,環比減少0.37萬噸,下降0.61%。中上游同步去庫帶動近期純堿現貨價格止跌企穩。但在供應端中期擴產壓力下,純堿上漲動力明顯不足。光大期貨分析認為,6月中下旬隨著溫度的進一步升高,堿廠檢修計劃增多,但遠興一期項目6月下旬或進入投料階段,月底之后若如期出產品,將抵消裝置檢修帶來的供應缺失。需求端的不確定性則在于中下游的采購意愿及持貨意愿。部分下游為投機性采購,因此短期成交的放量更多是情緒上的帶動而并非真實需求的好轉。在未來純堿新增產能較大的壓力下,供應過剩是大概率事件,價格長期仍有下行空間。
煤化工品種12日集體承壓,甲醇主力合約收盤跌超3%。除了煤炭價格進一步下跌拖累外,疲弱的基本面也是制約甲醇盤面的主要原因。在國泰君安期貨看來,甲醇整體供需面沒有好轉,西北地區部分停車裝置陸續回歸的消息繼續作用于市場,而傳統下游近期延續疲態,個別MTO裝置推遲重啟降低了需求端好轉的可能。整體供需面延續弱勢,下游買盤維持看弱情緒,生產企業和中間商為促進出貨陸續降價,內地甲醇市場整體下滑。東吳期貨也指出,成本端雖然呈現抵抗式下跌,但新興需求短期難以出現明顯恢復甚至有繼續走弱的可能性,甲醇難改弱勢運行局面。
滬鎳、紙漿主力合約漲超2%
國內商品市場周一(6月12日)僅有少數商品上漲,其中滬鎳、紙漿主力合約漲超2%。
低庫存目前仍然對鎳價有所支撐,據我的鋼鐵網數據顯示,截至6月9日當周,中國精煉鎳27庫社會庫存減少557噸至9430噸,降幅5.58%。目前社會庫存仍然處于歷史低位水平,雖然隨著俄鎳長協資源不斷流入和電積鎳項目產出的投產,精煉鎳長期供應過剩,但庫存轉為趨勢性累庫尚需時日。長期來看,鎳供強需弱的格局未變;短期內,南華期貨認為,目前宏觀擾動明顯,盤面多空交織博弈明顯,震蕩反彈的高度由宏觀情緒決定,排產增加供給寬松、需求疲軟的基本面持續施壓,預計維持震蕩運行。此外,據媒體報道,華友鈷業使用快速上市通道申請LME鎳交割品牌,年產能超6000噸。LME還預計在未來幾個月會出現更多的快速通道申請。對此,光大期貨分析,市場焦點更多關注后期會有更多企業使用快速上市通道申請交割品牌,短期內或將對鎳價形成壓制。
紙漿延續上周的漲勢,但目前缺乏明確的上漲驅動,整體依舊處于低位震蕩。綜合來看,申銀萬國期貨表示,盡管近期仍有漿紙廠傳出停機減產的消息,但國內5月紙漿進口量再次突破新高,同比大幅增加。海外經濟下行壓力使得需求持續走弱,歐洲港口木漿庫存繼續累積,全球木漿庫存天數也不斷創新高。國內下游需求表現也一般,成品紙價格重心不斷下移。整體來看,此前紙漿下行的驅動并未改變,反彈空間預計有限,短期仍是供強需弱格局,漿價底部震蕩為主。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