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發展,動力電池產業持續提質升級。6月9日,2023世界動力電池大會在四川宜賓舉行,來自政府部門、行業協會、企業的業內人士,共同聚焦行業新熱點、暢談行業新趨勢,探索產業新路徑,領航動力電池產業高質量發展新征程。
“動力電池是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部件,是汽車產業電動化轉型的主要引擎。”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說,近年來,我國高度重視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動力電池產業發展取得積極成效。
【資料圖】
據辛國斌介紹,2022年,動力電池裝車量達294.6吉瓦時,同比增長90.7%,占全球總銷量的56.9%。三元電池和磷酸鐵鋰電池單體比能量分別達到每公斤300瓦時和200瓦時,新型成組技術、鈉離子電池等實現產業化應用。建成完備的產業鏈條,正負極材料、電解液、隔膜等關鍵主材全球出貨量超過70%,智能工廠、零碳工廠成為先進制造標桿,累計建設動力電池回收服務網點超過10165個,基本實現就近回收,產業生態日趨完善。
在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帶動之下,動力電池市場在快速增長,產業競爭的格局在持續演進。
當天發布的《2023動力電池產業發展(宜賓)指數》顯示,從全球指數來看,基于2022年的數據進行綜合評價,中國、韓國、日本、美國、英國排名前五。
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發展中心主任瞿國春在發布上述指數時指出,從全球來看,2022年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達到了517.9GWh,同比增長71.8%。全球前十家動力電池企業裝機量占比高達92%。全球裝機量TOP10榜單中,中韓日三國分別有6家、3家、1家企業入圍,全球動力電池形成中日韓三足鼎立的格局。
“中國動力電池已經是世界最大的動力電池產業,但我們也面臨一系列的挑戰,比如增速放緩、利潤率降低、產品迭代加快,這些都是我們要解決的一些新的挑戰。”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明高說,應對這些挑戰,很重要的一個手段和工具,就是推進動力電池全生命周期智能化。他認為,人工智能時代的來臨是新的機遇,進入大模型時代,可以將生成式預訓練模型用于動力電池智能設計、智能制造、智能管理、智能回收等,來支撐設計、制造、管理、回收等實現全生命周期的提速、提效、降本。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作為現代產業集群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動力電池產業伴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持續提質升級,已成為推動全球綠色低碳轉型的重要力量。
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曾毓群表示,未來5到10年,全球降碳減排進入攻堅期、窗口期,對動力電池產業交付效率和交付品質都將提出更高要求。
“電池產業的前半程,我們已經可以滿足市場需求,而電池產業的后半程,我們要思考如何引領市場需要,如何從‘有’到‘好’,與產業一起邁向高質量躍升發展的新階段。”曾毓群說。
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理事長董揚表示,當前,中國已形成了動力電池完整的產業鏈,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隔膜等關鍵主材全部都能夠在中國生產,中國的動力電池產業呈現總量大、出口多、企業強的優勢和特點,已經是一個萬億級產值的大產業。
“大產業需要大生態。”董揚說,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成為大產業以后,要研究新的支持政策體系,要著力加強供應鏈安全和穩定。
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總裁王俊表示,當前,動力電池新產品、新服務的成本還比較高,要著力從滿足用戶高性價比、使用便利、無里程憂慮等需求努力。他認為,良性的產業生態、合理的利潤分配是產業群生存的前提,呼吁產業上下游共同營造良好的產業生態,讓每一個環節都有合理的利潤,保障產業更加可持續發展。同時,還要加強技術創新,推動動力電池基礎性的安全問題得到徹底改善。
本次大會主題為“綠色新動力·世界新動能”,以“線上+線下”的方式同步舉行,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工業和信息化部共同主辦,宜賓市人民政府、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四川省發展改革委、四川省經濟合作局、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發展中心共同承辦。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