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財經北京6月8日電 四大證券報內容精華摘要如下:
(資料圖片)
中國證券報
??全面注冊制重塑“打新”生態
截至6月7日,今年以來共有142只新股上市,網上申購中簽率中位數為0.044%,高于去年同期0.031%水平,也高于去年全年0.034%水平。專家表示,打新中簽率提升或與全面注冊制下“新股不敗”神話終結有關。在全面注冊制下,投資者在申購新股時會更加仔細辨別風險。
??多家國有大行下調存款利率
6月7日,多家國有大型銀行向記者證實,已收到相關通知,6月8日起下調人民幣存款利率。其中,活期存款利率下調5個基點、兩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和利率上限下調10個基點。三年、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和利率上限下調15個基點。
??機構動作頻頻 密集加倉醫藥和新能源賽道
近日,包括恒瑞醫藥、愛爾眼科、TCL科技、天合光能、大立科技、歐普泰、華測檢測等多家公司先后披露回購股份公告。相關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更新,公私募基金、外資機構、社保基金等機構顯現加倉跡象,葛蘭、傅友興、劉格菘等明星基金經理調倉。除了上述熱門的醫藥和新能源行業,一些軍工電子、大消費等板塊的公司近期也獲得機構布局,例如大立科技、岳陽林紙、長鴻高科等公司。
上海證券報
??萬億美元發債潮將至 美國金融體系或醞釀流動性風險
當地時間6月6日,美國財政部宣布擴大最短期限國庫券招標規模,將期限為4周、8周及17周的國庫券拍賣額總共提高420億美元。當地時間6月3日,美國總統拜登簽署了債務上限法案,美國債務上限危機暫時解除。在債務上限危機暫時解除后,美國財政部發債補充賬戶現金余額“迫在眉睫”。據摩根大通估計,到2023年底,美國財政部將發行1.1萬億美元的短期國庫券,未來4個月的凈票據發行量約為8500億美元。分析人士擔憂,因美債發行潮即將到來,市場流動性環境可能面臨收緊壓力。
??南向資金持續抄底 多只港股ETF份額超百億
年以來,南向資金呈現“越跌越買”之勢,多只港股相關ETF份額持續增長。其中,華夏恒生互聯網科技業ETF份額突破710億份,成為全市場份額最高的權益類ETF。此外,還有多只港股相關ETF份額突破百億份。多家機構認為,港股估值已經回到歷史低位,未來隨著經濟基本面和資金面逐步改善,港股有望迎來布局時點。
??兩個月250多家公司公告募投項目延期
今年以來,伴隨各行業加速回暖,上市公司再融資步伐逐漸加快。不過,進入二季度,一大批上市公司募投項目延期實施不禁令市場感到一絲涼意。據統計,4月以來,已有250多家上市公司披露募投項目延期公告,其中141家涉及首發募投項目延期,占比超過56%。從具體項目來看,延期項目不僅集中在房地產、造紙、服裝等傳統行業,還有不少鋰電池、新材料等熱門賽道的項目也在放緩投建的腳步。
證券時報
??公募REITs迎久違反彈 機構稱估值已趨于理性
“跌跌不休”的公募REITs在6月7日迎來了久違的反彈。截至當日收盤,上市的27只公募REITs中23只收紅,平均漲幅1.14%,其中4只REITs漲幅超3%。在此之前,公募REITs一度深陷基本面不及預期、機構投資者集中減持、場內流動性轉弱等不利因素的共振中,自2月以來一直處于普跌行情。其中,中證REITs指數今年以來已經累計下跌近20%,9只產品跌破發行價。在經歷了二級市場的大幅回調后,多位機構人士表示,當前公募REITs的估值水平已趨于理性。
??涉及兩大問題 基金實時估值功能將下線
此前業內流傳的“基金實時估值功能下線一事”,終于得到了證實。6月7日,從基金公司、第三方基金代銷平臺等處獲悉,根據監管要求,基金實時估值功能將下線,相關機構需做好投資者解釋工作。業內人士表示,基金實時估值被要求下線,是因為該功能需要基金公司提供實時持倉數據,涉及數據合規和數據差異兩大問題,本質上還涉及基金投資理念引導問題。據業內人士透露,基金實時估值起初是由以C端散戶基民為主的銷售平臺提出,因為這更好地迎合了基民追漲殺跌心理,可能導致不理性的加減倉行為。此外,熱衷于基金實時估值,還可能導致強勢渠道對基金公司提出不合理的透露持倉的要求。
??AI大模型引領智能生產 工業領域迎來“興奮時刻”
目前,AI技術正在逐步深度嵌入中國工業生產和高端制造的各個環節。工業領域從業人士直呼迎來了“興奮時刻”。機器人應用出現在工業、制造業、農業甚至物流行業開始有向全行業全領域滲透的趨勢。不過,對傳統制造業而言,抓取數據需要很多傳感器和微型服務器,樓理后再上傳到云端。這需要企業投入大量資本,需要長期的利潤積累,以及私募股權融資或上市支持后才會逐步應用。業界預計,生產運營的可視化及數據化需要5-10年。
證券日報
??年內94家企業上市申請終止 企業“一查就撤”現象減少
今年以來,在監管部門嚴把“入口關”背景下,上市申請終止數量依舊高企。據證監會和滬深北交易所網站梳理,今年以來截至6月7日,94家企業上市申請終止,其中85家公司主動撤回上市申請,9家上會被否。“一查就撤”現象有所減少。年內證監會共發布兩批6家現場檢查企業名單,其中僅1家撤回IPO申請材料。羊絨世家擬深交所主板上市,在1月6日第一批現場檢查名單公布后,一個月內就迅速撤回IPO申請材料。
??機構上周密集調研244家上市公司 機械設備、醫藥生物行業受關注
周(5月29日至6月4日),有244家上市公司累計獲得投資機構密集調研超3000次。分行業來看,機構調研較多的行業分別是機械設備、醫藥生物,這兩個行業接待機構調研量均超過300次。具體公司方面,怡和嘉業、天孚通信分別獲70家、39家機構調研。上述周期內,怡和嘉業接受機構調研總量達286次,天孚通信接受機構調研總量達101次。
??復合集流體技術瓶頸陸續被突破 動力、儲能電池性能提升引產業鏈公司加速布局
在鋰電池搭載終端越來越豐富的背景之下,復合集流體將在提升鋰電池使用效能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日前,頭部廠商PET銅箔(復合銅箔)進入第二輪測試關鍵期,高溫循環測試已突破1500次,這標志著制約復合集流體發展的技術難題被陸續突破,業界認為隨著量產能力的提升和訂單的逐步落地,復合集流體行業將迎來“穩定增長期”。隨著復合集流體技術陸續突破,近期多家設備及材料企業公布PET銅箔研發、制造進度,復合銅箔量產進程有望提速。頭部企業經過前期的技術認證,逐步啟動了大規模量產,且原先處于觀望狀態的企業也積極推進研發和生產,從而加快復合銅箔產業化進程。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