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股市場整體偏弱勢背景下,腦機接口概念29日強勢上漲,愛朋醫療、三博腦科均20%漲停,漢威科技亦漲超10%,引發市場廣泛關注。
消息面上,中關村論壇的腦機接口創新發展論壇29日在北京舉行,與會專家對腦機接口技術的應用和發展趨勢進行了討論。工信部總工程師趙志國于當日表示,在產業界共同努力下,我國已經形成覆蓋基礎層、技術層與應用層的腦機接口全產業鏈,并在醫療、教育、工業、娛樂等領域應用落地。“工信部將把腦機接口作為培育未來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向,加強腦機接口應用場景的探索,加速推動腦機接口產業蓬勃發展。”
(資料圖)
此外,馬斯克旗下的腦機接口公司“神經連接”(Nueralink)于當地時間25日宣布,已獲得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批準,將開始首次腦植入設備人體臨床試驗。該公司表示,FDA的批準是團隊與FDA密切合作的難以置信的結果,代表了重要的第一步,未來公司的技術將幫助許多人。
公開資料顯示,腦機接口是一種在腦與外部設備之間建立直接的通信渠道。其信號來自中樞神經系統,傳播中不依賴于外周的神經與肌肉系統。常用于輔助、增強、修復人體的感覺–運動功能或提升人機交互能力。
這一概念其實早已有之,但直到上世紀九十年代以后,才開始有階段性成果出現。而從最新進展來看,除上述腦機接口人體臨床試驗獲批外,據《紐約時報》報道,瑞士的研究人員5月24日發表在《自然》雜志上的一項研究中指出,通過植入物,他們成功在患者大腦和脊髓之間建立了一個“數字橋梁”,然后大腦得以繞過受損部位控制身體。
據報道,該患者曾遭遇一場摩托車事故,導致下身癱瘓,借助植入物搭建的“數字橋梁”,其能夠在只依靠助行器的情況下站立、行走和爬上陡峭的斜坡。且在植入物插入超過一年后,依舊保持了這些能力。
而在我國,腦機接口方面同樣已取得系列研究成果。5月4日,全球首例非人靈長類動物介入式腦機接口試驗獲得成功。該試驗在猴腦內實現了介入式腦機接口腦控機械臂,對推動腦科學領域研究具有重要意義,也標志著我國腦機接口技術躋身國際領先行列。
而隨著技術的推進以及重要會議的召開,相關概念的市場熱度也直線攀升。29日,同花順軟件新增腦機接口板塊,當日漲幅達8.16%,在452個同花順一級板塊中居首位;板塊涵蓋的10只個股中有9只飄紅,其中有3只股票觸及漲停,僅1只個股小幅收綠。
以3只漲停個股為例,愛朋醫療的入選理由為,2020年8月21日公司在互動易指出,2019年度公司對包含微電腦注藥泵外殼、硅膠管、電池、微電腦芯片在內的多項原材料進行了品質提升,公司有腦芯片產品。
三博腦科則于2023年5月6日與投資者互動時表示,腦機接口技術在神經醫學方面的臨床診療及神經康復領域均有較大的應用前景,三博腦科作為“醫教研”一體化的學院型醫療機構,始終關注腦機接口技術在醫療領域的應用和發展,也參與臨床應用的基礎應用和探索。
創新醫療方面,公司于2021年初參與投資設立了博靈腦機(杭州)科技有限公司。年報顯示,2022年,博靈腦機運用腦機接口技術幫助偏癱患者實現對殘疾肢體自主控制的產品技術研發工作繼續穩步推進;預計2023年年內將擇機展開第二類醫療器械許可證的申報工作等。
不過在概念火熱的同時,其臨床應用仍面臨多項問題與挑戰。如中國科學院院士趙繼宗29日在論壇上指出,大腦有800-1000億個神經元,分析腦機接口采集的數據非常困難;植入式電極有手術風險,植入后的電極可能發生免疫反應或感染;以及非侵入方式獲取的腦電信號質量較差,容易受到外界干擾等。
另還有分析人士表示,腦機接口之難不在于單一學科,而是一個綜合學科,未來將掀起產業界顛覆的峰值,可能遠比ChatGPT還要火,但也更難實現。目前很多腦機接口項目還處于實驗室中,構造相對復雜和笨重。
創新醫療也在29日盤后發布公告提示,目前博靈腦機公司尚處于業務發展初期階段,未來業務發展可能面臨技術風險、后續資金投入不足風險和技術成果商業化風險等;請投資者理性投資,注意風險。
此外,在順應技術發展的同時,安全性也是需要重點關注的方向之一。趙志國提出,關注腦機接口技術對相關產業安全、倫理等方面帶來的重大風險挑戰,做好必要的制度建設、倫理規范和立法研究,確定合理的科研和應用的邊界,確保相關技術的安全應用。
另值得一提的是,《腦機接口創新與知識產權研究報告》于29日正式發布。報告顯示,整體看資本市場對腦機接口技術信心不斷增強,截至2023年4月,全球有1394起腦機接口相關融資事件,大部分為種子輪和A輪。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