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新華財經北京5月25日電 (記者潘潔)亞洲開發銀行(亞行)首席經濟學家樸之水近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在亞太地區中間產品貿易的份額占比近年來不斷增加,中國在亞太價值鏈中發揮重要作用。
亞行日前發布的《2023年亞洲經濟一體化報告》顯示,亞太地區經濟復蘇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國,中國對該地區的經濟增長貢獻率達64.2%。中國還貢獻了亞太地區37.6%的貨物貿易增長和44.6%的服務貿易增長。
“亞太地區國家間有大量的中間產品貿易,中國在中間產品貿易份額的占比近年來不斷增加。因此,中國無疑是該地區供應鏈價值鏈中的重要一環。”樸之水說。
報告顯示,近三十年來,歐盟和北美的區域內貿易份額幾乎處于增長停滯狀態,而亞太的區域內貿易則保持穩步增長,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國的貿易體量。此外,亞太區域價值鏈在中低端技術領域的聯系緊密程度要明顯高于在高新技術、高附加值領域。
樸之水認為,隨著《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以及其他雙多邊自貿協定的生效實施,亞太地區供應鏈價值鏈的聯系緊密程度尤其是在高新技術、高附加值領域的聯系有望進一步提升。
在談到中國經濟前景時,樸之水表示,對今年中國5%左右的經濟預期增長目標很有信心。“中國經濟處在復蘇的軌道上。”他說,中國經濟一季度的表現超出市場預期,亞行看好今年中國經濟增長前景。
樸之水認為,在當前發達經濟體普遍增長乏力、外需疲弱的背景下,今年中國經濟的增長將更多依靠內需拉動。盡管目前中國消費者尚未完全恢復信心,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政策的持續發力,內需最終會得到提振。
“我們在亞太很多國家都看到了疫情后的經濟復蘇勢頭,中國也不例外,隨著消費者情緒的改善和需求的恢復,經濟運行必將逐漸回升好轉。”樸之水說。
他注意到,近年來,消費已經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隨著中等收入群體規模的不斷擴大,居民消費能力的提質升級,中國的內需潛力有望進一步得到釋放。
“中國的市場太大了,對于跨國公司來說,誰都不想錯過這里的發展機遇。”樸之水說,相信中國將繼續成為全球最具吸引力的投資目的地之一。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