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影视在线观看免费完整_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_少妇被又大又粗又爽毛片久久黑人_欧美乱子伦videos

深圳熱線

【財經分析】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搜特轉債成首只強制退市轉債|天天速看料

2022-05-22 16:11:19 來源:新華財經

資本市場周一(22日)見證了搜特轉債成為首只被強制退市的可轉債。截至5月22日收盤,搜于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搜于特”)旗下的“搜特轉債”(128100)全天大跌19.99%,收報18.002元/張,創市場新低,也成為首只受正股拖累而強制退市的個券。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正股“*ST搜特”最后一個交易日收于0.42元,連續二十個交易日低于1元,觸及交易類退市指標。受到正股退市命運“提前鎖定”的影響,“搜特轉債”近兩個月已經從95元/張附近一路跌至20元/張以下,退市價格較面值折損超八成。

由于公司股票因觸及交易類強制退市情形而終止上市,公司股票和公司可轉換公司債券不進入退市整理期。因此,“搜特轉債”在此前同樣披露類似退市預告的“藍盾轉債”之前退市,成為歷史上第一只被強制退市的可轉債。

自1992年中國寶安發行A股第一只上市可轉債“寶安轉債”以來,可轉債市場至今發展已超過30年,歷史上尚未出現過正股退市以及轉債信用違約的情況。

一直以來,部分游資在轉債市場宣揚其“下有保底,上不封頂”的特點,前幾年的可轉債兩低(即低價格和低溢價)策略更是風靡一時,非常受基金公司和投資者的青睞。

回顧“搜特轉債”以往的盤面走勢,因為其價格經常低于100元面值,非常符合可轉債雙低策略,一直是眾多基金公司的“心頭好”。數據顯示,該券的機構持倉規模最高是在2021年6月,當時的“搜特轉債”十大持有人中只有1位自然人,其余全部是機構或機構產品,甚至包含UBS、AG等外資機構。

彼時的財報已經展露正股和公司的隱患。數據顯示,搜于特當時的凈利潤已經連續第二年為負,且絲毫沒有好轉跡象。然而,還是有眾多機構 無所顧忌的“沖”進該券的博弈當中。最大的原因還是市場始終認為轉債歷史上沒違約,所以“搜特轉債”也沒問題。

據悉,“搜特轉債”于2020年3月12日發行,期限為6年,發行規模8億元。截至5月22日,該券余額達到7.94億元,未轉股比例高達99.28%。

一位市場資深交易人士對新華財經表示,“如果余額在1億左右還有希望在退市前博弈一波,不過剩余體量太大,也不會有‘接盤俠’愿意介入其中。”

根據上市公司公告,截至2022年12月31日,搜特轉債十大持有人中,有3只私募基金產品,包括:朔盈持行2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持有金額為2054.71萬元,持有比例為2.57%,位列持有人之首;萬坤東方點睛8號多策略靈活配置私募證券投資基金,持有金額為440.4萬元,持有比例為0.55%;萬坤東方點鈺指數增強1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持有金額為400.7萬元,持有比例為0.5%。

對于退市后還可能造成的風險,華創證券首席固收分析師周冠南表示,若上市公司面臨破產風險,結合轉債定義并參照部分公司的處理辦法,轉債被視為無財產擔保普通債券類型,清償順序靠后,違約風險較大。

“信用風險將成為短期內影響轉債的關鍵因素之一,市場短期流動性將受到沖擊,低評級、小規模、業績差的轉債資產拋售增加。”周冠南稱。

現階段,市場對可轉債的擔憂主要來自正股的退市風險,雖然正股退市本身并不意味著轉債一定發生違約,但如果上市公司財務狀況明顯惡化,出現資不抵債的情況,則風險就會顯現。目前,除了*ST藍盾和搜于特,存在退市風險且存續可轉債品種的上市公司還有兩家,分別為正邦科技和全筑股份。

一位資深投資人士對新華財經表示:“可轉債一直沒有發生違約,而現在可轉債信用風險出現以后,可轉債就不具備‘下有保底’了,部分資金對該品種或失去信任,這也許會帶動可轉債市場整體估值的下降。”

海通證券資深投資顧問陳渚見表示,隨著主板注冊制的順利實施,上市企業“寬進嚴出”,一方面需要投資者自行判斷標的質地,另一方面退市或將會成為常態,這也同步增加了可轉債的違約可能性,以美國為例,可轉債市場違約率大概在3%左右。如果“零違約”被打破,轉股溢價率也很難繼續維持高位。

關鍵詞: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