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部位于巴西米納斯吉拉斯州阿拉沙市的巴西礦冶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鈮產品生產商,也是我國鋼鐵產業的“老朋友”。如今,巴西礦冶公司又將產品研發和市場推廣的重點轉向新能源電池領域,中巴在鈮產品技術、應用、市場等方面的優勢互補有望在新型鋰電池材料領域創造更光明的合作前景。
巴西礦冶公司與中國的鈮金屬應用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鈮是一種具有延展性、可塑性和高度耐腐蝕性的軟金屬,能夠增強材料性能和功能,被廣泛應用于合金鋼和氧化物中,在基礎設施建設、交通、航天、醫療和能源領域得到大量應用,有助于相關產業實現綠色低碳、節能增效的可持續發展目標。
圖為巴西礦冶公司的鈮金屬產品新華社保羅·洛佩斯攝
巴西礦冶公司1955年成立,自1975年開始生產鈮鐵產品,將之運用于鋼鐵行業;1979年,公司開始大規模生產氧化鈮產品;2018年,其與日本東芝達成合作協議,生產鈮鈦氧化物作為鋰電池正極材料。
當前,巴西礦冶公司在美國匹斯堡、巴西圣保羅、瑞士日內瓦、荷蘭阿姆斯特丹和新加坡設有分公司,在中國北京和上海設有辦事處。中信鋼鐵和日本雙日株式會社分別是其在中國和日本的分銷商。
巴西礦冶公司在阿拉沙的總部包括礦區、化學、冶金三大片區,鈮金屬從挖掘到冶煉需要經過160多道程序,全部在總部基地內完成。
圖為巴西礦冶公司冶煉工廠內的鈮金屬柱新華社保羅·洛佩斯攝
在我國,鈮產品長期以來主要應用在鋼鐵產業。鈮金屬的加入使鋼鐵產品更具韌性且耐腐蝕。巴西礦冶公司致力于研究開發鈮資源的應用場景,擴大產品需求,提供技術支持。它還在中國設立了一個焊接研究中心,專門為中國鋼鐵產業的焊接技術提供支持。
1979年,巴西礦冶公司首次派代表訪問中國。1989年,公司與中信集團正式開始商業合作。2011年,中信集團下屬中信金屬聯合多家中國鋼鐵企業設立投資公司,聯合收購巴西礦冶公司15%的股份,成為巴西礦冶公司在中國的獨家分銷商。
新型鋰電池材料——氧化鈮產品的新藍海
近年來,巴西礦冶公司涉足新能源電池領域,通過將氧化鈮產品加入鋰電池從而增加電池傳導性、提高使用效率、加強化學穩定性、降低使用溫度、提高能量密度、加強安全性、加快充電速度。
2019年,巴西礦冶公司決定啟動基于電池技術的產品研發項目。為此,公司投資1500萬雷亞爾(1雷亞爾約合1.35人民幣)建起一座占地約1000平方米的電池材料中心,自2021年6月投產,并與來自巴西、中國、日本、韓國、歐洲和美國的40多家企業建立了技術合作關系。當前,該電池材料中心共有員工20余人,包括5名電化學和材料學博士。
圖為巴西礦冶公司用于生產新型鋰電池材料的氧化鈮半成品新華社保羅·洛佩斯攝
據巴西礦冶公司電池產品項目總監羅熱里奧·里巴斯介紹,短短4年時間,巴西礦冶公司用于生產高級鋰電池原料的氧化鈮產品銷量從0增長至2023年的600噸,并有望在2024年超過1000噸。
里巴斯在12年前加入巴西礦冶公司,長期從事市場開發工作,尋求擴大鈮金屬的應用領域。自巴西礦冶公司與日本東芝達成新型鋰電池材料合作協議以來,他開始領導這一領域的產品開發。
他認為,中國對巴西礦冶公司的核心業務而言非常重要。2022年,中國市場的鈮原料銷量占巴西礦冶公司全球銷量約40%,較2021年實現近10%的增長。
“當前,我們新型鋰電池材料領域有8家中國客戶,我們還與中國的企業、負極電池材料生產商、正極電池材料生產商、電池制造商、高校、研究機構等建立合作關系,共同研究新型鈮技術在鋰電池中的應用。”?里巴斯說。
巴西礦冶公司目前90%的業務集中在鋼鐵市場,用于生產鈮鐵產品。鑒于全球市場日趨電氣化、城鎮化、可持續化和數字化,巴西礦冶公司計劃大幅提高其非核心業務——即非鋼鐵產品業務所占的企業營收份額。
里巴斯認為,中國市場的一大特色在于能夠快速將商業理念轉化為商業實踐。“如今,中國擁有全球最頂級的技術研發實驗室,數不勝數的高素質人才。因此,我們能夠將商業理念快速轉化為產品并提供給終端客戶。”
圖為巴西礦冶公司阿拉沙總部基地內的鈮礦區新華社保羅·洛佩斯攝
一方面,中國有現成的基礎設施和行業人才,使得技術研發更加便捷;另一方面,中國政府將電氣化作為重要發展目標。這兩者的結合創造了一個整體氛圍,極大地促進了電氣化技術在中國的發展。里巴斯總結道。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