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東北)區域金融中心核心區指數17日在沈陽舉行的2023東北亞金融大會上發布。據了解,該指數由中國經濟信息社編制,以金融核心區為切入點,觀測中國東北區域金融中心建設發展情況,展現東北地區金融業態集聚與金融生態優化的生動實踐,為東北區域金融中心建設提供有力支撐,同時也為我國區域金融中心的高質量發展提供參考。
中國經濟信息社黨委常委、副總裁楊苜表示,中國(東北)區域金融中心核心區指數量化反映區域金融中心核心區建設成果,打造中國東北地區金融核心區建設發展的“風向標”和“晴雨表”。這只指數的研究和發布,不僅可以促進資源高效集聚、要素合理配置,提升中國東北地區金融服務綜合實力,也必將對東北亞地區金融經貿開放和區域經濟發展貢獻更大力量。
圖為中國經濟信息社黨委常委、副總裁楊苜致辭
(相關資料圖)
作為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金融在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過程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具有區域輻射力的金融中心能夠促進資源有效配置,為地區經濟均衡發展提供動能。近年來,沈陽、大連、哈爾濱、長春等城市紛紛展開行動,為建設東北地區的區域金融中心做出努力。
中國(東北)區域金融中心核心區指數設立規模效應、創新效應、生態效應、輻射效應等四個分項指數。其中,規模效應主要觀測核心區內金融機構集聚情況;創新效應主要觀測核心區內金融科技發展情況;生態效應主要觀測以商業樓宇為依托載體的核心區內的范圍經濟;輻射效應一方面評價核心區對區域金融中心城市經濟發展的帶動作用,另一方面觀測對核心區地域范圍內其他產業經濟效益的帶動情況。
總體指數運行結果顯示,排名前三位的是沈陽金融商貿開發區、大連星海灣金融商務區和哈爾濱金融商務區。沈陽金融商貿開發區作為金融發展核心承載區,總指數得分最高達到91.41點,單位面積金融貢獻率穩居東北地區首位,表現出強大的競爭力。
圖為中國(東北)區域金融中心核心區總指數結果
綜合來看,在規模效應、創新效應、生態效應以及輻射效應四個方面,沈陽金融商貿開發區表現出較為均衡的領先實力,除創新效應略低于大連星海灣金融商務區之外,其余三個分項指數均處于領先位置。
圖為中國(東北)區域金融中心核心區分項指數結果
此外,指數報告還對陸家嘴、江北嘴金融核心區進行了分析,從產業生態、人文與文化、戰略合作等角度為東北區域金融中心核心區的建設提供借鑒。
據悉,中國經濟信息社長期監測評價全球45個金融中心城市發展狀況,已發布運營十余期新華·國際金融中心發展指數(XH·IFCDI)。此次中國(東北)區域金融中心核心區指數的發布,進一步完善了金融中心建設的監測體系。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