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影视在线观看免费完整_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_少妇被又大又粗又爽毛片久久黑人_欧美乱子伦videos

深圳熱線

【財經分析】傳統下游淡季將至 弱勢甲醇是否還有轉機?|天天滾動

2022-05-17 10:07:33 來源:新華財經

 2023年以來,受多重利空影響,國內甲醇價格整體弱勢下行。截至發稿時,甲醇期貨主力合約已經刷新了2021年2月以來的低點至2205元/噸,2月迄今累計最大跌幅更是達600元。


【資料圖】

隨著氣溫逐漸升高,甲醇傳統下游即將迎來需求淡季,這對甲醇市場而言無疑又增一重壓力。疲弱的甲醇未來是否還有轉機?業內人士分析,國內甲醇供給充裕,需求疲弱且增加動能有限,加之成本端支撐缺失是造成甲醇弱勢的根本原因。后市“轉機”除了關注宏觀面的因素以外,供需面是否調整和成本能否企穩或仍是關鍵所在。

成本支撐缺失 供應穩定增加

基本面的多重利空,奠定了甲醇走弱的基礎。

一方面,煤價回落使得甲醇成本端支撐缺失。卓創資訊分析師王森告訴新華財經,從成本面來看,2023年至今,原料價格的持續下跌使甲醇行業成本松動,進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對甲醇價格的支撐力度。“以西北煤制甲醇為例,年初理論成本在2700元/噸附近,然而到5月份時,成本已降至2300元/噸附近,跌幅近15%。成本端的松動一定程度上利空甲醇價格運行。”王森說。

另一方面,年內迄今,國內甲醇行業的整體供需狀況也并不樂觀,尤其是甲醇供應在4月份以后穩定恢復,且在進口回升的背景下,國內可能并不“缺”甲醇。

“從整體供需情況看,甲醇供應維持充足,而需求略顯疲軟。”王森表示,其中2023年以來,西北地區大型裝置的投產為國內甲醇產能提供動能,雖常有部分裝置階段性停車檢修,行業開工率略偏低,但市場對于供應增加的預期持續對價格形成利空影響。同時,進口量顯示增多,國外需求疲軟,隨著國外貨源積極運往中國,使國內甲醇供給維持充裕。

中信建投期貨能化分析師劉書源則進一步指出,隨著今年4月份,上游大范圍的裝置檢修結束后,預計5月的進口量或回升超110萬噸,未來國內甲醇供應將維持充足。

“4月寶豐能源的甲醇裝置投產,三期240萬噸煤制甲醇裝置正常運行,整體負荷提升。徐州龍興泰30萬噸/年甲醇裝置計劃5-6月份投產。新增產能的釋放壓制09合約價格。”東海期貨研究員馮冰具體介紹說,此外,月內甲醇到港量增加,尤其伊朗貨源的增加超預期,進口環比增量明顯。

需求沒有最弱或將更弱

供應壓力趨增的同時,甲醇需求卻沒有跟上供應增加的步伐,這導致了行業供求過剩的矛盾加大。

劉書源告訴新華財經,甲醇下游傳統需求將迎來季節性淡季,MTO裝置開工率無明顯上行趨勢,下游整體利潤同比往年維持低位。“整體看,煤炭價格不斷下跌,甲醇成本端支撐乏力,下游需求難見明顯恢復,供需矛盾凸顯,預計短期依舊弱勢震蕩態勢。”劉書源說。

“甲醇的需求端彈性較小,山東陽煤恒通年產30萬噸甲醇制烯烴裝置5月6日檢修20天,無新增需求,傳統下游開工不高并即將步入淡季。(這使得)甲醇弱勢格局無法改變。”馮冰對新華財經說,且煤炭需求淡季價格仍然偏弱,加之動力煤庫存位于三年高位,雖然夏儲即將開始,但預計支撐有限,同時甲醇成本利潤尚可,估值偏高,價格重心預計下移,尤其動力煤期貨成交量有限,甲醇對標動力煤作為替代品種。

“主力下游甲醇制烯烴盈利性一般,開工積極性不高,部分裝置長期檢修,傳統下游雖然剛需較為穩固,但采購積極性偏低,對高價有抵觸,并看空后市。”王森表示,且隨著氣溫的逐步升高,部分傳統下游將進入季節性淡季,甲醇需求端有減少的預期。

此外,馮冰還補充說,從宏觀方面來看,市場邏輯仍在全球經濟衰退和國內經濟復蘇間交替運行。從各方面數據可以看出,近期歐美經濟增長有所加快,歐美服務消費較強,核心通脹壓力較大,美聯儲繼續加息預期有所升溫,但此時美債、銀行危機等風險也接踵而至。再看國內的復蘇結構以消費為主,投資端反而有所放緩。特別是基建投資超預期放緩和房地產投資依舊偏弱,打壓內需型大宗商品。

“轉機”在何方?

在基本面持續偏弱、宏觀面壓力頻現的背景下,疲態盡顯的甲醇市場是否還有“轉機”?在分析人士看來,“解鈴還須系鈴人”——后期甲醇供需面是否會調整以及煤價能否企穩,可能是甲醇未來放緩或者改變弱勢的關鍵。

“甲醇今年一直在走‘預期差’行情,跌勢何時放緩,要繼續關注供需基本面變化。”劉書源認為,目前甲醇上游企業生產利潤多數偏低,中長期不排除過剩產能出現減、停產的情況。下游也需關注浙江興興在輕烴裂解后,MTO裝置開停的情況。此外,在迎峰度夏來臨后,煤價是否企穩反彈將帶來對成本端支撐。

王森也認為,在價格下跌過程中需要注意部分生產企業的開工變化情況,若生產持續虧損,則行業開工有下降預期,屆時市場供過于求的情況或有改善。

馮冰還提示說,后續如果港口價格繼續下跌至貨源回流,則或使甲醇價格止跌,尤其是河南作為供應邊際量的來源地,當地價格和供需量變化也需要著重關注。此外,“4月CPI、PPI環比回落不及預期,制造業增長乏力,大宗商品價格受到壓制,后續或有政策繼續刺激國內需求復蘇,屆時甲醇的單邊價格驅動或將跟隨商品反彈。”

關鍵詞: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