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財經北京5月16日電 隨著2023年一季報收官,新華財經及面包財經研究員對科創板520家披露一季報業績的公司進行了梳理。數據顯示,一季度科創板公司合計實現營業收入2593.21億元,同比下降0.55%;實現歸母凈利潤144.87億元,同比下降53.57%。
整體來看,科創板公司一季度業績呈分化趨勢。超四成公司實現營利雙增,195家公司一季度扣非后歸母凈利潤告負,其中百濟神州虧損金額居首。
【資料圖】
從行業看,機械、通信等行業營利雙增公司占比過半,電子板塊一季度業績出現較大幅度下滑。
超四成公司實現營利雙增 電子板塊業績下滑
2023年一季度, 520家科創板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593.21億元,同比下降0.55%;實現歸母凈利潤144.87億元,同比下降53.57%。實現營利雙增的公司共有215家,占比約為41.35%。
其中,科創50成份股2023年一季度合計實現營業收入1353.19億元、歸母凈利潤129.42億元,占板塊整體營業收入的52.18%、歸母凈利潤的89.34%。
行業方面,若剔除行業內公司較少的個別板塊,機械、通信等行業表現突出,一季度營利雙增公司行業占比過半。有色金屬、電子及家用電器板塊營收平均增速出現下滑,營利雙增公司行業占比低于三成。
值得注意的是,電子行業一季度營利雙增公司占比僅為21.01%。數據顯示,電子板塊超七成公司歸母凈利潤出現下滑,包括國芯科技、芯原股份等。
圖1: 2023年一季度科創板公司分行業業績增速
晶科能源營收居首 近六成公司一季度營收下降
具體來看,2023年第一季度,3家科創板公司營業總收入超過百億元。
晶科能源2023年一季度營收位于科創板公司首位,達231.53億元,同比增長57.70%。
天合光能緊隨其后,公司光伏組件出貨量和銷售收入較2022年同期有較大幅度增長,2023年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13.19億元。
天能股份排名第三,營業收入達107.52億元。4月28日,天能股份公告稱,擬對旗下全資孫公司湖州新能源、天能鈉電、以及天能馬鞍山分別進行增資和提供借款。上述資金將分別用于推動湖州南太湖基地年產10GWh鋰電池項目”、“天能鈉離子電池試驗線技術改造項目”、以及“高性能蓄電池二期項目”等項目的實施。
圖2:2023年一季度科創板公司營收TOP20
增速方面,約四成科創板公司2023年一季度營業收入同比增長,42家公司營業收入增幅超過100%。
其中,金迪克2023年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751.94%至1.06億元,增速位列第一。該公司業績增長主要系報告期內國內多地流感高發,促進了流感疫苗的銷售,產品銷量同比大幅增長所致。
值得關注的是,東方生物、之江生物等38家公司一季度營收降幅超五成。受全球性呼吸道傳染病改善、美元貶值外銷收入換算成本位幣減少等因素影響,安旭生物2023年一季度營收實現1.21億元,同比下滑97.78%,下滑幅度較大。
21家公司扣非后凈利扭虧為盈 百濟神州虧損金額居首
歸母凈利潤方面,超七成公司一季度實現盈利。6家公司一季度扣非后盈利超5億元,大全能源以29.10億元的扣非后歸母凈利潤排在首位。
圖3:2023年一季度科創板公司扣非后歸母凈利潤盈利TOP10
21家科創板公司一季度扣非后歸母凈利潤同比扭虧為盈。其中,科威爾一季度實現扣非后歸母凈利潤2021.56萬元,同比增長693.19%,同比增速最高。
值得關注的是,2023年一季度科創板公司共有195家扣非后歸母凈利潤告負,占比約為37.5%,其中半數以上公司為續虧狀態。
圖4:2023年一季度科創板公司扣非后歸母凈利潤虧損TOP10
百濟神州以虧損26.14億元位居榜首。公司表示,第一季度主業績下滑主要系本期產品收入增長超過了經營費用增長所致。
【讀財報】是由新華財經與面包財經共同打造的一檔以上市公司財報解讀為主要內容的欄目。新華財經是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內容全面覆蓋全球股市、匯市和債市等金融市場,提供權威、專業、全面的金融信息服務。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