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影视在线观看免费完整_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_少妇被又大又粗又爽毛片久久黑人_欧美乱子伦videos

深圳熱線

【高端訪談】以老舊廠房改造推動城市更新和產業升級——專訪天津市河東區委副書記、區長于瑞均

2022-05-12 22:09:44 來源:新華財經

保護和利用好工業遺存,對于推動城市產業轉型和高質量發展意義重大。作為天津市傳統老工業區的河東區,擁有大量老舊工業廠房。如何發揮這些廠房的特色和優勢推動城市更新?如何進一步拓展產業轉型的發展空間?新華財經記者就此對天津市河東區委副書記、區長于瑞均進行了專訪。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記者:作為天津市中心城區之一,河東區的經濟發展特點和亮點是什么?

于瑞均:作為天津市中心城區、傳統工業區,河東區在經歷產業轉型調整后,目前經濟體量逐漸增大,發展質量穩步提升,勢頭良好。今年一季度,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15.78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7.1%;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實現8.6億元,增長13.3%,其中,稅收收入6.45億元,稅收占比75.0%。

總體上看,河東區經濟運行呈現四大亮點:一是金融業實現中高速增長,3月份本外幣存貸款余額增長19.3%,較上月提高2.7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提高12.8個百分點。二是房地產業實現快速增長,一季度全區商品房銷售面積增長41.5%,面積達到12.8萬平方米。三是住宿餐飲業實現恢復性增長,限上住餐業營業額完成1.78億元,增長40.2%,比去年同期提高56.6個百分點。四是其他服務業穩定增長,受中能建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中能建天津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和中國鐵塔天津分公司等龍頭企業拉動,營利性服務活動營業收入增長40.1%。

記者: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聚焦高質量發展,天津市委、市政府提出“十項行動”,其中城市更新行動是重要一項,河東區如何落實?

于瑞均:作為中心城區之一,如何統籌生產、生活、生態布局,用好存量資源、導入外部資源,加快推進城市更新,是河東區高度關注的課題,我們重點從三個方面發力。

一是從“產業”入手,加快推進產業實力提升。服務天津“一基地三區”功能定位,依托河東區貨運物流產業相對集聚的現狀,不斷提升航運服務水平和港航信息服務能力,支撐天津港口經濟發展。加快載體經濟發展,打造海河柳林“金貿產業新地標”,優化建設鑫創醫療器械產業園、中航建平臺經濟園等高水平企業和人才聚集地,培育產業創新發展動能。打造高端、特色樓宇,開展樓宇入駐企業“騰籠換鳥”,發展適合中心城區的總部經濟、平臺經濟等。

二是從“消費”破題,聚力升級海河發展帶。一方面,以渤海銀行總部為龍頭,引進金融總部、核心金融科技企業,打造海河金融創新發展帶,為天津市“金融創新運營示范區”添秤助力;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嘉里匯、俄歐風情街、棉三創意街區和海河游船碼頭等一批商業綜合體和文創載體資源,布局一批具有國際消費水平和天津特色的商旅文節點,打造8.28公里海河東岸新消費走廊,服務天津市“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

三是按“項目”推進,加快城市有機更新。啟動津龍灣、第一機床廠、井岡山路三個大體量城市更新項目,計劃新建76萬平方米左右,總投資超170億元,當年投資27.8億元。持續推動老舊小區改造工作,2023年計劃完成56.9萬平方米。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建設,啟動城市管理停車一體化、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地熱資源開發利用、無廢城市運營中心及城市“零”耗綜合服務站等項目。

記者:推進城市更新行動中,老舊廠房改造是河東區的一大特色,政府主要采取了哪些舉措?有何典型案例和成果?

于瑞均:河東區曾經是天津的老工業基地,有著輝煌的工業發展史,曾經的第一機床廠、第一熱電廠、棉紡三廠、飛鴿自行車廠等都坐落于此。我國第一塊國產機械式手表、第一輛國產自行車就誕生在河東區。可以說,天津人記憶中的工業時代,很多都與河東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

2000年天津市實施工業東移戰略,為河東帶來了大量的老廠房資源,經統計,全區現有存量工業廠房70余處,總建筑面積100多萬平方米。如何在保護傳承利用工業遺產的同時,進一步導入新產業新業態、激發新動能,讓老廠區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成為重中之重。

為充分挖掘老舊廠房資源優勢,我們專門成立了河東區老舊廠房開發利用工作領導小組,按照“服務推動一批、開發改造一批、招商對接一批、儲備推介一批”的工作思路,通過摸清底數、制定計劃、錯位打造,推動老舊廠房“舊貌換新顏”,先后重點打造了十幾個新型產業園載體,為區域高質量發展增添了新活力、注入了新動能。

例如,金茂匯是河東區城市改造和商旅文融合發展的精品項目,商業面積4.6萬平方米,其原址是第一熱電廠,既完整保留了原有歷史痕跡,又創新融入了許多現代元素,將歷史風貌和現代時尚有機融為一體。自去年12月30日開業以來,金茂匯累計銷售額近7000萬元,客流近150萬人次。

棉3創意街區前身是天津棉紡三廠。2015年,棉3創意街區正式開街運營,引起廣泛關注,但是,目前街區的人氣、價值還有待進一步挖掘,今年將在夜間經濟、周末經濟和新興業態挖掘方面下功夫,不斷擴大區域影響力。

二次方循環經濟產業園由原區建委大院提升改造而成,是全國首家二手商品流通電商產業園,自去年6月26日開園至今,共落地企業110家,其中行業頭部企業52家。2023年計劃新增注冊企業不低于100家,交易規模突破5億元。

記者:關于進一步盤活閑置資產,拓展產業轉型發展空間,河東區有何打算?

于瑞均:河東區擁有豐富的老廠房資源和樓宇資源,為最大限度發揮閑置資產價值,促進實體經濟和產業體系優質高效重組,今年我們將大力引進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平臺經濟、生物經濟、軍民融合等優質產業項目,重點推進一機床項目改造,啟動天津電氣院東院老廠房關鍵技術提升項目,積極推進原藍天牙膏廠、第一冷凍廠、有色金屬鑄造廠等老舊廠房開發,打造更多產業主題園區,助力城市產業實力提升。

除了老舊廠房,河東區還有較為豐富的樓宇資源。現有的32座運營樓宇中,超過10年的有20座,超過20年的有9座,這些樓宇位置很好,但是樓宇品質、物業服務等可能無法滿足高端商務商貿、金融、新型研發類企業的需求,我們將結合中心城區更新提升行動,拿出幾座進行裝修示范,優化功能、提升環境、降低能耗,提高樓宇的吸引力、入駐率和貢獻度。

記者:未來,河東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點計劃有哪些?

于瑞均:接下來,河東區將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十項行動”,找準政策“扳手”、項目“抓手”,破解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的“老”難題、“新”課題,推動中國式現代化的河東實踐取得新成效。

一是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今年一季度,河東區新注冊京冀企業146家,注冊資金6.71億元。其中北京企業44家,增長91.3%,注冊資金2.05億元,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取得新成效。下一步,我們將用足用好區位、交通、載體優勢,更好發揮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先鋒門戶作用,推動科技創新協同、產業發展協同、城市建設協同。

二是大力推動產業更新。強化“向存量要增量、向增量要質量”兩大理念,把發展“電”“核”、科技金融、平臺經濟、雙碳經濟等特色產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服務存量企業加速布局,吸引增量企業落地扎根。

三是聚力打造科創高地。充分發揮駐區大院大所比較集中的優勢,在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上健全運營管理機制,強化技術創新需求導向,培育建強科技創新市場主體,加速區域科技成果轉化,營造良好創新創業生態,借助已經成立的“智慧核能”“地球信息與生態”“智能電氣電力”3個產業創新聯合體,激活河東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引擎。

關鍵詞: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