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利空沖擊下,商品期貨市場周五(5月12日)再度大面積下挫。截至下午收盤時,活躍商品中僅10個品種收漲,金屬、能化板塊則大面積下跌。其中,金屬板塊跌幅居前,除滬銀減倉重挫超5%以外,滬錫跌超4.5%,銅和鋅也均跌超2%。液化石油氣重挫超4%,攜手SC原油領跌能化板塊。此外,此前一直較為強勢的鄭糖11日回落超2%,主力合約收盤跌至6800元/噸下方。
截至11日收盤,追蹤國內商品市場的中證商品期貨價格指數收報1282.64點,較前一交易日下跌26.04點,跌幅1.99%;中證商品期貨指數收報1678.53點,較前一交易日下跌34.25點,跌幅2%。
圖為中證商品期貨價格指數日內走勢圖(來源:新華財經專業終端)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貴金屬大幅回落滬銀重挫 油氣領跌化工板塊
接近于坐實的美聯儲6月暫停加息預期沒能給貴金屬市場帶來進一步推高動力,反而伴隨著美元指數小幅反彈,隔夜外盤金銀價格大幅回落。其中,工業屬性更強的白銀則更是跟隨基本金屬集體下跌而大幅下挫。截至12日收盤,國際現貨銀價逼近24美元/盎司關口,滬銀收跌5.38%,領跌當天商品期貨市場。債務上限問題和美國勞動力市場放緩,加劇了近期市場對于美國經濟衰退的擔憂,從而令工業金屬整體趨弱。在金源期貨看來,目前海內外宏觀環境壓力加大,大宗商品整體承壓。貴金屬的階段性調整已經展開,預計調整還將繼續,銀價的下跌幅度依然會比金價更加猛烈。
除滬銀以外,滬錫、國際銅、滬銅和滬鋅也分別收跌4.51%、2.79%、2.61%和2.39%,滬鎳、滬鋁跌幅也均在1%以上。
油價大跌也拖累了油氣板塊12日集體下挫。截至收盤,除液化石油氣收跌4.07%以外,SC原油、燃料油也分別跌超3%和2%。油氣市場走弱不僅受到宏觀利空下主要工業品遭遇拋售的拖累,更受到隔夜美國商業原油庫存數據增加的影響。盡管11日公布的歐佩克5月月報維持了對今年全球原油需求增幅230萬桶/日的預估,但美國截至5月5日當周商業原油庫存環比增加295萬桶則給油市需求前景再添新憂。而液化氣市場本就受到海外供應充裕的影響。據華泰期貨介紹,中東與北美5月PG發貨量均處在高位水平,外盤的弱勢也通過高到港量壓制國內市場,11日煉廠價格普遍下調。總體來看,液化氣目前仍處筑底階段。
其他品種方面,黑色系商品大多延續弱勢,鐵礦石、螺紋鋼、熱卷悉數跌超1%。
大豆粕類全線上漲 乙二醇漲超2%
5月12日,豆一主力合約收漲3.14%,領漲國內商品市場。豆二主力合約漲超2%,豆粕、菜粕主力合約也均漲超1%。國內方面,市場消息顯示,此前國家發展改革委經貿司調研組赴黑龍江產區進行調研。這給國產大豆市場帶來新的政策炒作題材。南華期貨解讀認為,市場對新政策出臺抱有較強的期待。短期在政策強預期下,豆一整體或維持低位震蕩,走勢需關注政策變化。但長期來看,整體大豆市場供過于求格局未變。
與此同時,隔夜CBOT大豆在價格跌至六個月低點后出現逢低買盤,也提振了國內的相關產品。目前市場關注美國農業部(USDA)將于13日凌晨公布最新的月度供需報告,報告將首次公布2023/2024年新季作物產需數據。不過,我的鋼鐵(Mysteel)農產品團隊表示,進入二季度之后,美國大豆出口銷售進度會出現階段性放緩,本次報告或將繼續下調美國大豆出口預估。
其他品種方面,受港口庫存數據利好推動,乙二醇主力合約12日漲超2%。據隆眾資訊,目前港口實際到貨偏少,且在五一聚酯工廠剛需備貨的推動下,港口顯性庫存大幅去化。不過美爾雅期貨認為,目前供需邏輯利好有限,乙二醇高位受阻,短期震蕩為主。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