溱湖國家濕地公園的自然環境是怎樣的?
江蘇姜堰溱湖國家濕地公園地處蘇中地區的泰州市姜堰區西北部,泰州市里下河沼澤水網區域。東以姜溱河為界,西以喜鵲湖西岸為界,北以姜溱公路為界,南以西姜溱河為界,保護其核心河流,規劃區內地勢平坦, 溝塘棋布,河網縱橫,規劃總面積806.9公頃,其中濕地面積588.6公頃,濕地率72.94 %。
濕地公園地貌平坦,高差甚微,但受自然成土過程的作用,以通揚運河為界,南部屬高沙土,北部屬水稻土,土質及農業生產特點相差較大,故大致有高沙土土壤、水稻土土壤、與介于高沙土與水稻土之間過渡區。
濕地公園內湖泊、河流等面積占到總面積的 37%左右,其中溱湖規模較大,溱湖又名喜鵲湖,因“昔多喜鵲飛集”而得名。
溱湖東西長1.4公里,南北長1.5公里,形似玉佩,面積約3500畝左右,登高而望,四面八方通達湖區的主要河流有九條,自然形成“九龍朝闕”的奇異景觀。濕地公園內的河流主要是泰東河、姜溱河、黃村河等河流。溱湖周邊有十多條河湖港汊與喜鵲湖有水體交換。這些河流的形成與里下河洼地的排澇、泄洪、航運交通有關,它們常年水量充沛,水情穩定,有利于發展養殖和捕撈,從而形成特定的水鄉風情。
溱湖濕地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為亞熱帶與溫帶之間的過渡帶。氣候區域冬季不冷,1月平均氣溫普遍在0℃以上,夏季較熱,7月平均氣溫一般為25℃左右,冬夏風向有明顯變化,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較少。
溱湖國家濕地公園內有哪些景觀?
十里溱湖
溱湖又名喜鵲湖,東西長1.4公里,南北長1.5公里,形似玉佩,面積約2.1平方公里。登高而望,從四面八方通達湖區的主要河流有9條,自然形成“九龍朝闕”的奇異景觀。
三元溫泉
溱湖濕地公園,蘊含著豐富的地熱資源,開發的“三元濕泉”出水溫度超過42℃。
古壽圣寺
古壽圣寺始建于宋朝,距今七百多年的歷史,時為泰州佛教界“十四大叢林之一”。文革期間,寺廟被毀,時至昌明盛世,經泰州市人民政府同意,在風光秀麗的溱湖國家濕地公園恢復重建古壽圣寺。
候船大廳
候船大廳,臨水而建,于2008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大廳分為上下兩層,上面一層設有書吧、茶吧、影視廳等休閑設施,下面一層主要是土特產購物中心,這里主要展示了泰州地區的知名土特產。有姜堰薄脆,泰州三麻,靖江肉脯,黃橋燒餅等。候船大廳,外形像一條揚帆起航的船,再一次印證了溱潼深厚的船文化。
濕地科普館
中國溱湖濕地科普館總占地面積近8000平方米。科普館分三層,一層主題為“溱湖尋跡”,主要有水孕溱湖、觀鳥天堂、麋鹿故鄉、綠影生靈、溱湖夜色、足跡星空、溱湖迭韻、沉浸溱湖等8個展區。
二層主題為“探本溯源”,設有探本覽勝、濕地銀河、溱湖會船、溱湖磚瓦、危機與恢復、地球之腎、生態花園等展區,介紹溱湖的地理位置、地方文化特色和風俗,展示和解釋濕地的作用。
三層為大型場景“百鵲歸巢”,展示全球范圍內人類在保護濕地、保護自然過程中所經歷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