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城市是什么樣的城市?
鹽城市,江蘇省轄地級市,Ⅱ型大城市,長江三角洲中心區城市,位于中國東部沿海地區,江蘇省東部,東臨黃海,南與南通市接壤,西南與揚州市、泰州市為鄰,西北與淮安市相連,北隔灌河和連云港市相望。
鹽城市擁有江蘇唯一的世界自然遺產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全市海陸空交通便捷,基本形成高速公路、鐵路、航空、海運、內河航運五位一體的立體化交通運輸網絡。南洋國際機場、鹽城港大豐港區、濱海港區、射陽港區、響水港區成為國家一類開放口岸,成為同時擁有空港、海港兩個一類開放口岸的地級市,是國家沿海發展和長三角一體化兩大戰略的交匯點。市境內綿延數百公里的灘涂濕地擁有丹頂鶴和麋鹿兩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一個在建的中華鱘自然保護區。
鹽城市有哪些特產?
東臺發繡
發繡又稱墨繡,起源于唐代佛教盛行時期,民間信女們將自己的秀發剪下,在綢或絹上繡成如來佛或觀音菩薩。焚香膜拜,以示虔誠。用人發代替絲線,是我國勞動婦女的智慧和創造。因發繡不褪色和變形,但技術要求極高,流傳甚少。南宋時發繡《東方塑像》和明代韓希孟所作發繡《彌勒佛》,分別在英國倫敦博物館和日本正倉院作為珍寶收藏。上海博物館收藏的唯一發繡《停琴佇月圖》,也是韓希孟所繡。
到清代發繡已瀕臨絕跡。東臺工藝美術廠的刺繡藝人在繼承傳統工藝的基礎上,運用了滾、纏、接、套和虛實等針法,采用黃、灰、赭、白等多種人發,并利用深淺濃淡之發作為色線,按圖賦色,畫繡結合,創造出墨中有色,色中有墨的彩繡。
東臺西瓜
特定產于江蘇省東臺市境內的西瓜,謂之“東臺西瓜”東臺西瓜(1張) 東臺于2008年通過中國園藝學會西瓜專業委員會組織的評審,成為全國第一個“中國西瓜之鄉”。
“東臺西瓜”已有800多年的種植歷史, 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優越的土壤條件、豐富的種植經驗形成了自有的風味特色。特小鳳、早春紅玉等品種,從果型大小、色澤到內在品質均適應市場需求,產品十分暢銷,甜透大江南北。
濱海白首烏
濱海白首烏,當地俗稱何首烏、白何首烏,簡稱首烏,原植物為蘿摩科鵝絨藤屬耳葉牛皮消,是中國傳統的食、藥、美容兼用植物。全國白首烏耳葉牛皮消95%出產在江蘇省濱海縣,當地農民種植白首烏的歷史悠久,是我國著名的首烏之鄉。 本草考證表明,白首烏始用于晚塘,盛行于宋明,沿用至今,在國內外享有盛譽,被歷代醫家視為攝身防老珍品,具有安神補血、收斂精氣、滋補肝腎、烏須黑發、抗衰老等功效。唐元和七年(公元81年),李翱作《何首烏錄》,宋《開寶本草》首烏項下載,“有赤、白二種,赤者雄、白者雌”。又說:“春夏秋采其根,雌雄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