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銀行近日公布的2023年一季報顯示,公司營業總收入164億元,同比下降6.92%;歸母凈利潤74.93億元,同比增長1.9%。
(資料圖片)
新華財經注意到,北京銀行城商行“一哥”的地位正面臨嚴峻挑戰,上述營收增速在17家上市城商行中位列倒數第二,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速位列倒數第三。
不僅如此,北京銀行的凈息差、凈利差、不良貸款率等多項指標均處于上市城商行尾部行列,賴以維持“一哥”地位的資產規模,也即將被排在第二位的江蘇銀行趕上。
對于重要股東大幅連續減持、業績增速大幅落后、如何維持行業地位等問題,北京銀行截至發稿時沒有回復新華財經。
多項指標落后同行
新華財經查閱公開信息發現,北京銀行今年一季度營收增速在17家上市城商行中僅次于-7.12%的上海銀行,列倒數第二;歸母凈利潤1.9%的同比增速,也僅超過1.86%的鄭州銀行和1.07%的貴陽銀行,排在倒數第三位,與排在前三位的杭州銀行(增長28.11%)、江蘇銀行(增長24.83%)、蘇州銀行(增長20.84%)均有較大差距。
從營業總收入來看,北京銀行今年一季度164億元的總營收也已經被江蘇銀行和寧波銀行超過,上述兩家銀行今年一季度總營收分別為187.95億元和165.53億元。
從資產規模來看,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有兩家城商行資產總額超過3萬億元,分別為北京銀行(3.5萬億元)和江蘇銀行(3.19萬億元),其中北京銀行領先約3100億元,不過對比去年底數據,這一差距正在縮窄。截至去年底,兩家銀行的資產總額分別為3.39萬億元和2.98萬億元,北京銀行領先優勢約為4077億元。
如果說在資產規模方面,北京銀行還能繼續維持其城商行“一哥”位置,但從其他主要財務指標來看,北京銀行已被多家城商行超過。
從盈利能力來看,截至去年年底,北京銀行凈利差和凈息差已經連續兩年下降,分別從2020年的1.88%、1.93%,降至2022年的1.71%和1.76%。
同樣以去年底的數據相比,北京銀行1.71%的凈利差在17家城商行中列第12位,而超過2%的銀行有6家,長沙銀行、寧波銀行、鄭州銀行排在前三位,分別為2.58%、2.2%和2.18%。其1.76%的凈息差,也排在城商行第12位,長沙銀行、鄭州銀行、貴陽銀行分別以2.58%、2.19%、2.18%排在前三位。
從資產質量來看,北京銀行截至去年底的不良貸款率為1.43%,排在第14位,不良貸款率低于1%的銀行共有7家,寧波銀行、杭州銀行、成都銀行排在前三位,分別為0.75%、0.77%、0.78%。
此外,去年底北京銀行加權凈資產收益率ROE為9.6%,在17家上市城商行中列第13位;并且在利息凈收入、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的金額絕對值上,北京銀行去年也被江蘇銀行和寧波銀行超過。
利息凈收入在北京銀行2022年的營收占比為77.64%,其0.12%的同比增速也導致北京銀行2022年全年總營收僅增加100萬元,同比增速幾乎為零。
第四大流通股東加速減持
在5月4日、5日兩個交易日,民生銀行大漲帶動A股金融板塊“大象起舞”,北京銀行5日股價盤中最高觸及4.94元/股,創近4年來新高(前復權價),與去年11月1日4.03元/股的低點相比,區間漲幅接近20%。
不過,與股價走勢不同的是,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陽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傳統保險產品”卻在加速減持公司股份。
公開信息顯示,“陽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傳統保險產品”在2017年底通過定向增發持有北京銀行7.2億股,占總流通股比例為3.41%。在2020年底股份解禁時,該股東位列北京銀行第四大流通股東,前三大流通股東分別為北京銀行引進的外資股東ING BANK N.V.以及兩家國有股東北京市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北京能源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從2020年第四季度到2022年三季度,“陽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傳統保險產品”持有的北京銀行股份未變。而從2022年第四季度開始,該股東開始減持公司股份。去年第四季度,該股東減持公司股份1282.62萬股,隨后在今年一季度又繼續減持1.75億股,與此相對應,該股東持股比例從3.41%降至2.52%,也從第四大流通股東降至第五大流通股東。
新華財經查詢公開信息顯示,去年四季度該股東減持北京銀行的同時新進首鋼股份7669.25萬股,持股占總流通股比例1.28%,位列第四大流通股東,并在今年一季度持股未變。
此外,北向資金也已經連續三個季度減倉北京銀行股份。2022年6月底,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股份7.39億股,持股比例為3.49%,北向資金在去年三季度減倉北京銀行股票1211.75萬股,去年四季度減倉2794.2萬股,今年一季度繼續減倉1262.42萬股。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