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央行在28日的貨幣政策會議后宣布,將延續現行超寬松貨幣政策,同時用一至一年半左右時間對1990年代末起實施至今的寬松貨幣政策的影響進行多角度評估。分析人士認為,在收益率曲線控制框架內進行政策修正的可能性仍然存在,且調整很可能“意外”到來。
將繼續寬松一段時間
【資料圖】
日本央行此次貨幣政策會議決定,不修改收益率曲線控制(YCC)或負利率,將短期利率繼續維持在負0.1%的水平,并通過購買長期國債,使長期利率維持在零左右,長期利率波動幅度保持正負0.5%。
本次會議是植田和男擔任日本央行行長以來的首次貨幣政策會議。他在當天的發布會上表示,考慮到目前美國、歐洲和其他地區經濟放緩,金融不穩定和其他因素等背景,“想再耐心一點,繼續貨幣寬松政策”。
日本寬松貨幣政策的使命一直指向2%的通脹目標。截至今年3月,日本去除生鮮食品的核心消費價格指數同比漲幅已連續12個月超過2%。對此,植田和男認為,日本目前面臨的成本推升型通脹2月起明顯回落,下半年通脹率有可能重回2%以下。
同時,日本央行在同日發布的經濟與物價形勢展望也沒有表明2%的價格目標將以穩定和可持續的方式實現。報告將2023財年(當年4月至次年3月)去除生鮮食品后的核心消費價格指數的同比增幅由1月預測的1.6%提高到1.8%,將2024財年的預測值由1.8%提高到2.0%,對2025財年的預測值為1.6%。
植田和男表示,對這些未來的預測“仍然有點信心不足”。他認為,盡管今年春季工資談判中的工資增長超過了預期,仍需等待一個工資和價格進一步同步上升的時期,“等待的成本并不高”。相比之下,過快收緊貨幣政策的風險更大。
在“不變”中醞釀“改變”
此次貨幣政策會議還決定,將用一至一年半左右時間對1990年代末起實施至今的寬松貨幣政策的影響進行多角度評估。
植田和男表示,“要盡可能大范圍審查(過去25年寬松貨幣政策)的效果及副作用”,并提示審查將從長期角度進行,不會與短期政策變化掛鉤。不排除提前改變政策的可能性,即使在政策評估期間,“如果有必要,也會適時對貨幣政策進行調整”。在貨幣政策處于十字路口的時候,會視情況決定是將貨幣政策正常化,還是在消除副作用的同時繼續實施。
日本央行曾在2016年和2021年分別對貨幣政策進行了“全面審查”和“點檢”,兩者都涵蓋了前行長黑田東彥領導的不同維度寬松政策的部分內容,并在兩次審查后分別推出了YCC和將長期利率波動范圍擴大至正負0.25%的政策。
此外,日本央行還修訂了其貨幣政策展望指南。刪除了“密切關注新冠病毒的影響”及“政策利率預計將保持在或低于當前的長期和短期利率水平”的說法,在政府和央行提出的物價2%目標達成的相關記述中,新加入了“以伴隨工資上升的形式”的語句。
分析人士:可能出現的意外決定
有分析人士認為,延續YCC框架的同時,在框架內進行修正的可能性仍然存在。譬如,將操作對象從10年期國債收益率短期化為2年期國債收益率,將變動容忍上限設在0.25%左右,或者進一步將10年期國債收益率的變動范圍從現在的正負0.5%提高到正負1.0%。但不論哪種方案,都將使央行債券市場介入的作用下降,并走向取消利率操縱。
《日本經濟新聞》編輯委員清水功哉分析,植田和男所表示的“是否大幅修改長短利率操作(YCC),是以經濟、物價、金融相關的形勢為基調來決定的”,可理解為與“經濟、物價、金融相關形勢的基調”相聯系的是“大幅度修正”,而“小幅修正”則可與物價形勢分開考慮,也就是并未排除在物價目標未實現情況下進行框架內修正的可能性。
此外,清水功哉判斷,央行不會提前發出關于修訂的明確信號,或與2022年12月擴大長期利率波動范圍一樣,作出“意外”決定。因為植田和男曾在國會表示,“不能輕易宣布修改,直到最后一刻”,因為 “半信半疑地宣布信息會對市場造成重大干擾”。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