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影视在线观看免费完整_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_少妇被又大又粗又爽毛片久久黑人_欧美乱子伦videos

深圳熱線

【高端訪談】自動駕駛無捷徑 高速NOA或迎爆發期——訪地平線總裁陳黎明

2022-04-28 10:31:12 來源:新華財經

芯片是智能汽車時代的數字發動機。地平線是汽車領域炙手可熱的大算力智能駕駛芯片“獨角獸”企業,相關產品已定點合作超過20家國內及國際主流車企的累計120多款車型,累計出貨量突破300萬片。

在4月18日至27日舉辦的第二十屆上海國際汽車工業展覽會上,地平線發布了新一代BPU?智能計算架構,并宣布基于地平線征程5芯片與比亞迪、哪吒汽車分別展開深度合作和相關車型量產計劃。


(資料圖)

車展期間,記者就自動駕駛發展現狀、大算力芯片的競爭態勢、NOA發展方向等問題采訪了地平線總裁陳黎明。

中國大算力智能駕駛芯片快速量產上車

過去幾年,在電動化上半場做出成績的中國品牌車企力求打造智能化的差異競爭力,這讓國內市場成為全球頂級汽車智能芯片的競技場。Mobileye、英偉達、高通紛紛拿出最新一代產品逐鹿國內市場。這一輪智能芯片競賽中,中國初創企業展現出創新活力與競爭力。

成立于2015年的地平線,截至目前已發布3個系列芯片產品,從2020年到2022年,地平線征程2、征程3、征程5三代芯片依次量產上車,實現每年發布一款芯片,次年量產上車的節奏。地平線從最早的4TOPS算力發展到目前的128TOPS算力。

陳黎明介紹說,在百TOPS級大算力智能駕駛芯片市場,地平線與英偉達是全球唯二邁入量產階段的企業,地平線是國內目前唯一能夠提供覆蓋從L2到L4全場景整車智能芯片方案的企業。高工智能汽車研究院發布的2022年中國市場乘用車標配L2+NOA功能智駕域控制器芯片調查報告中,地平線以49.05%的市場份額位列第一,領先英偉達近4個百分點。

地平線已與多家傳統汽車品牌、新勢力品牌建立合作,2022年與大眾汽車集團旗下軟件公司CARIAD成立合資公司更是讓地平線站上國際舞臺,開啟跨國車企在華智能化合作的新階段。

“獲得世界級頭部國際企業的認可,是激勵也是鞭策,需要我們不斷提升內功,在產品、性能、開發速度上進一步發力。”陳黎明說。

自動駕駛發展回歸漸進式發展 高速NOA將迎來大爆發

自動駕駛發展有兩大技術路線:以特斯拉為代表的漸進式路線和Waymo為代表的躍進式路線。去年以來,Waymo等企業的RoboTaxi商業化遲遲沒有推進,并出現大裁員,福特與大眾投資的Argo AI也于去年倒閉。行業因此回歸理性,回歸商業價值和用戶價值。

按照地平線的思考,高階智能駕駛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是需要多方協同、大量里程充分測試驗證的復雜系統工程。只有先從輔助駕駛出發,帶來有價值的產品,才能推動規模化量產,繼而反哺更高階智能駕駛落地。

陳黎明說:“地平線堅持走漸進式發展路線,全無人駕駛技術難度相當大,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才能實現。近段時間很多原本定位L4級自動駕駛的公司開始從L2++級進入市場,希望回歸商業本質進行技術推進。”

本屆上海車展上,L2+的高速和城區NOA導航輔助駕駛功能成為很多車企的發力點。“我們判斷接下來NOA導航輔助駕駛市場會有較大增長,今明兩年,高速NOA方面會出現大爆發,市場會持續增長。”陳黎明說。

“在自動駕駛的體驗和性能上,算力的峰值是一個衡量因素,但更重要的是使用率,征程5的128TOPS算力能夠很好地支持高速NOA實現,已在理想L8、L7 Pro上量產上車,收到良好的評價反饋。”陳黎明表示,盡管有企業推出更大算力芯片,但地平線不會進行算力競賽,而是選擇回歸商業本質以用戶價值驅動開發。

車企競相降價 供應鏈企業如何應對

今年以來,新能源汽車企業競相降價搶占市場,整車廠對成本越來越敏感,供應鏈企業同樣面對降本壓力。

陳黎明說,現在行業的“卷”對地平線來說不失為一件好事。當前用戶已不會盲目追求幾萬元起的高端智能駕駛方案,因為這種方案暫時無法帶來相應性價比的駕駛體驗。“今年以來,越來越多車廠和Tier1理性務實的選擇行泊一體解決方案,如只用一顆征程3芯片滿足基本需求。地平線致力于提供高性價比解決方案,充分利用硬件峰值算力提供更高性能,在成本上優化解決方案,以此支持車企應對市場壓力。”

自動駕駛芯片公司競爭也同樣激烈,此前,30萬元以上乘用車市場是英偉達的主場,30萬元以下市場則是地平線主場,在車企降本壓力下,地平線能否實現市場上攻?

陳黎明認為,不論是30萬元以上還是30萬元以下市場,開始可能有一些品牌效應,最終都會回歸商業本質。地平線在目前所有的量產項目中,核心競爭力是能夠根據主機廠需求,提供高性能、高性價比的產品和解決方案。

做高階智能駕駛的“最大公約數”

高階智能駕駛正處于大規模爆發前夜,成本、效率仍是功能差異化開發迭代和量產普及的核心挑戰。如何破除成本與效率壁壘,決定性因素在于技術,更在于生態。PC時代的“Wintel”,移動終端時代的“ARM+Android”是地平線的生態目標。

“地平線要做高階智能駕駛的‘最大公約數’。”陳黎明說,PC時代剛開始IBM一家獨大,出現windows生態后,IBM被戴爾反超;智能手機開始蘋果一家獨大,盡管蘋果目前依然表現出眾,但從出貨量看,基于安卓系統的出貨量遠大于蘋果。智能汽車時代有同樣的邏輯,生態真正推動產業發展和技術進步。

陳黎明表示,地平線已連接包括軟硬件Tier1、ODM、IDH、芯片、圖商、傳感器等上下游產業伙伴100余家,在軟件定義汽車的大趨勢下,以生態的方式參與協作,是破局自動駕駛量產的必經之路。地平線將打造開放的生態貨架,發揮生態伙伴差異化競爭優勢,形成行業最優解決方案,更快走向量產與商業共贏。?

關鍵詞: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