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TCL科技發布的2022年財報顯示,公司去年實現歸母凈利潤2.6億元,同比下滑97.40%;扣非凈利潤為-26.98億元,比2021年的盈利94.37億元下滑121億元,同比減少128.57%。
(資料圖)
公司2022年-26.98億元的扣非凈利潤也超過了2005年的-16.55億元,創下歷史最大年度扣非凈利潤虧損額。財報顯示,去年TCL科技扣除的非經常損益項目主要包括兩部分,非流動資產處置損益17.58億元和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13.23億元。
新華財經就有關問題采訪TCL科技,截至發稿時未收到回復。
去年扣非歸母凈利潤歷史最低
近日,顯示面板行業龍頭TCL科技發布了2022年年報,年報顯示2022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665.5億元,同比增長1.8%;歸母凈利潤2.6億元,同比下滑97.40%;扣非凈利潤-26.98億元,同比下滑128.57%,由盈轉虧。
這是TCL科技自2010年之后,11年來首次扣非凈利潤虧損,TCL科技2010年扣非凈利潤為-2.33億元,此后一直到2021年均保持盈利。
同時,公司2022年-26.98億元的扣非虧損額,也超過了2005年的-16.55億元和2006年的-16.37億元,創下歷史最大年度扣非凈利潤虧損額。彼時,TCL科技(當時名為TCL集團)因為接連跨國收購阿爾卡特手機業務和湯姆遜電視業務導致大幅虧損,并曾在2007年5月被交易所實施特別警示更名為*ST TCL。
財報顯示,去年TCL科技扣除的非經常損益項目主要包括兩部分,非流動資產處置損益17.58億元和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13.23億元。
對此,TCL科技表示公司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為半導體顯示行業景氣度下行,產品價格大幅下降,半導體顯示業務2022年實現營業收入657.2億元,同比下降25.5%。
2022年,受需求端下滑等原因影響,全尺寸面板價格持續下跌,主流尺寸面板相比2021年最高點平均降幅超60%,電視面板價格相繼跌破現金成本和材料成本,同時OLED等面板價格也處在螺旋下跌的通道中。
進入2023年,在面板廠商有意維持低稼動率的情況下,面板價格呈現不同程度的回升。TrendForce最新價格顯示,超高清液晶電視面板65吋均價133美元,55吋均價95美元,與今年1月上旬相比,65吋價格已上漲21%,55吋上漲14%,其他尺寸價格有小幅上漲或基本維持不變。
洛圖科技顯示產業鏈分析師王先明告訴新華財經,面板價格從2月份啟動的上漲本質上來自于面板廠深陷巨虧,必須在6月將價格提升至盈虧平衡線之上的經營壓力。
TCL董事長李東生也在近期表示,這一輪面板價格企穩回升,將回歸行業健康經營的狀態,個人認為價格回升的趨勢會持續。
不過,市場對面板價格回升的趨勢會持續并不一致。對于今年下半年電視面板價格走勢,TrendForce研究副總范博毓向新華財經表示,接下來的6.18大促會是關鍵。面板廠商希望在今年第三季度的面板價格回到盈損點之上,但價格走勢還需要看今年6.18大促活動的結果,如果銷量較好,需求端會推動面板價格繼續上漲。
“從5月起,面板廠若要維持價格向好的趨勢,稼動率或大幅下調至70%以下。要說迎來周期性反轉,還為時尚早。”王先明表示。
硅片毛利下降庫存激增
TCL科技財報顯示,以TCL中環為重要載體的新能源光伏業務,在2022年實現營業收入670.1億元,同比增長63.0%,占總營收比例為40.23%,已經超過半導體顯示業務的39.46%,成為公司營收占比第一位的板塊。
TCL中環年報顯示,公司2022年整體毛利率17.82%,比2021年底的21.69%減少3.87個百分點,凈利率為10.56%,也低于2021年年底的10.79%。同時,去年第四季度公司營收和歸母凈利潤也出現了環比下降的趨勢,環比分別下降了5.41%和12.74%。
TCL中環的核心產品光伏硅片,其在2022年毛利率為18.95%,同比2021年底的22.73%減少了3.78個百分點。對于毛利微降,TCL中環表示既有硅料成本上升過快的影響,也有去年四季度公司下調硅片售價的影響。截至去年底,TCL中環存貨64.30億元,較2021年增長105.49%,其中光伏硅片庫存量為3.21億片,同比增長166.97%。庫存激增帶來了約15.19億元的資產減值計提,占當期利潤總額比例為20.39%。
2022年年報數據并未影響TCL科技對今年硅片市場行情的看好。公司近期接受投資者調研時稱,今年以來,隨著硅料環節新產能的釋放,供需關系將得到緩解,硅料價格有望回歸至合理水平,使得產業鏈利潤分配更加均衡。同時,硅料價格的下行,將有助于光伏裝機需求的進一步增長,打開市場容量與空間,從需求量和盈利性兩個方面推動公司硅片業務的長期增長。
不過,從整個市場來看,TCL中環硅片業務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目前國內硅片市場,既有隆基綠能、TCL中環的老玩家,也有上機數控、高景太陽能、雙良節能等為代表的新玩家,通威股份、晶澳科技、晶科能源、天合光能等垂直一體化企業也在不斷擴充硅片產能,這其中也包括TCL中環。近日,TCL中環公告擬發行不超138億元可轉債,投產項目包括年產35GW高純太陽能超薄單晶硅片智慧工廠項目,預計公司2023年底硅片產能將達到180GW。
集邦咨詢近期發布的報告表示,隨著新老玩家加速擴產,2023年硅片產能將大幅擴張,預計2023年硅片產能將達到828GW,同比增長51.45%。
而對于終端新增光伏裝機量來說,這些硅片產能顯然無法全部消化。伍德麥肯茲全球光伏研究團隊發布的最新研究報告預計,2023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容量將創歷史新高,達到250GWdc以上,同比增加25%。TrendForce的預計更加樂觀,近日其發布的報告稱,預計2023年全球光伏裝機需求將大幅提升,新增裝機需求可達351GW,同比增長53.4%。
按照光伏裝機量與光伏組件容配比1.2,以及5%的損耗,即使按照351GW的樂觀估計,2023年光伏對硅片需求量最多也不超過445GW。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