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作為大灣區的四大核心城市之一,澳門特區將強化對葡語國家的窗口作用,通過在澳門建立證券市場、綠色金融平臺、葡語國家人民幣清算中心等,逐步打造成中國與葡語系國家合作的重要平臺。”在第五屆粵港澳大灣區金融發展論壇上,澳門金融管理局行政管理委員會委員黃立峰稱。
一方面,澳門正在利用自身優勢,透過打造“對接內地,聯通世界”的債券市場,協助內地聯通國際債券市場。“澳門發展債券市場,是助力人民幣國際化、打造澳門成為中葡金融服務平臺的重要環節。”黃立峰說。
據黃立峰介紹,經歷近三年的建設,澳門債券市場已見雛形,市場軟硬基建逐步到位,債券品種也逐漸豐富。
“澳門金管局正有序推動澳門債券業務對標國際慣例,提升市場流動性,爭取與國際中央證券托管機構(ICSD)及葡語國家當地證券托管系統進行對接,并研究推出相關費用補助措施,以提升澳門債券市場的競爭力,吸引更多國際機構、國際投資者和優質發行主體參與澳門的債券市場,進一步提升澳門債券市場的廣度和深度。”黃立峰說。
黃立峰認為,澳門債券市場的核心金融基礎設施——澳門中央證券托管系統,若未來能打通與內地證券托管系統的連接渠道,將有利于發揮澳門的對外窗口作用,引入更多國際資本,促進內地與澳門債券市場的共同成長,形成境內外市場雙循環的良性互動。
另一方面,澳門也在與大灣區城市聯動發展財富管理業務。
黃立峰說,近年來,澳門正加快完善財富管理相關法律制度,去年年底出臺了《信托法》,目前正在修訂《基金法》,并逐步完善有關基金及信托的監管指引。同時,與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在私募基金領域加強合作,包括研究制定便利橫琴優質私募基金管理人參與澳門市場的措施,以推動更多內地私募基金落戶澳門展業。
另外,對于“跨境理財通”,黃立峰認為,該業務試點已運行一年多,初步階段主要涵蓋低至中風險、相對簡單的理財產品,未來有必要對試點業務方案進一步優化,包括研究擴大“跨境理財通”業務產品范圍,以及逐步放寬“南向通”內地投資者的準入門檻,從而使政策扎實落地,并取得更好的成效。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