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ndForce最新數據顯示,65吋和55吋超高清液晶電視面板均價較兩周前上漲5.5%和4.4%,與今年年初相比,65吋價格已上漲21%,55吋上漲14%,其他尺寸價格有小幅上漲或基本維持不變。
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副秘書長董敏向新華財經表示,本輪面板價格上漲是由廠商對于稼動率的控制來帶動的,面板廠的策略也由以前的追求高稼動率,轉為現在的追求財務業績而以銷定產。
(資料圖)
對于未來面板價格走勢,多名業內資深人士向新華財經表示,今年6.18大促活動會是關鍵節點,由于本輪面板價格上漲屬于供給端驅動的自我調控,市場整體需求并沒有太大改觀,6.18將成為終端需求回歸的重要觀察節點。如果今年6.18銷量好于預期,需求端會推動面板價格繼續上漲;如若銷售不如預期,下游終端廠商將留下庫存壓力。
京東方相關負責人向新華財經表示,目前面板產業稼動率水平與面板需求水平相當,有助于產業鏈改善庫存與價格狀態,當前面板價格距盈虧平衡仍有較大空間。同時,面板廠不再以價格競爭換份額,轉變為改善盈利能力和優化產品結構,今年或將是一個規模向質量轉變的新的大周期元年。
低稼動率驅動價格回升
TrendForce最新價格顯示,超高清液晶電視面板65吋均價133美元,55吋均價95美元,較兩周前上漲5.5%和4.4%,43吋和32吋價格分別為53美元和31美元,27吋FHD IPS顯示器和14吋HD TN筆電均價維持在61.6美元和26.3美元不變。
與今年1月上旬65吋110美元、55吋83美元、43吋50美元、32吋29美元、27吋FHD IPS顯示器61.9美元和14吋HD TN筆電26.3美元相比,65吋價格已上漲21%,55吋上漲14%,其他尺寸價格有小幅上漲或基本維持不變。
“本輪面板價格上漲,是由面板廠對于稼動率的控制來帶動的,面板廠的策略也由以前的追求高稼動率,轉為現在的以銷定產,通過稼動率跟市場需求的配合,價格實現了穩步上升,根本原因在于緩解經營壓力的一致性訴求。”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副秘書長董敏向新華財經表示。
2022年,受需求端下滑和產業鏈庫存高企等原因影響,全尺寸面板價格持續下跌,直到第四季度才逐漸企穩。在這輪始于2021年三季度的周期性下跌中,主流尺寸面板相比2021年最高點平均降幅超60%,電視面板價格相繼跌破現金成本,同時,OLED等面板價格也處在螺旋下跌的通道中,整個顯示產業尤其是頭部面板廠遭遇歷史級運營壓力挑戰。
近期公布的2022年年報顯示,面板龍頭京東方2022年全年營收1784.14億元,同比下滑19.28%,歸母凈利潤為75.51億元,同比下滑70.91%。另一家面板頭部企業TCL科技2022年歸母凈利潤為2.6億元,同比下滑97.40%。
在經歷2022年業績大幅下降之后,面板廠商有意轉向控制稼動率推動企業盈利水平回升而非占有市場份額。“液晶面板廠當下深陷巨虧、背水一戰的處境,因此稼動率集體下調,形成市場緊缺,面板廠當前平均庫存不足兩周,處于健康范圍。”洛圖科技顯示產業鏈分析師王先明向新華財經表示。
TrendForce去年10月份曾指出,去年第四季面板整體5代以上大世代線稼動率不排除下滑至6成,創10年來新低。面板需求低迷,加上大部分面板廠于第二季轉虧,迫使面板廠在下半年以更嚴謹的態度進行生產控管。CINNO Research數據顯示,2022年12月全球面板廠LCD產線整體平均稼動率為68%,再次跌破70%。
“全球電視面板廠2022年平均稼動率為76%,由于面板需求端持續低迷,面板廠從2022年6月開始大幅減產,今年1月,進一步受到CEC-panda G6產線、LGD P7產線關停以及LGD 廣州G8.5工廠稼動率下調至50%的影響, 全球電視面板廠平均稼動率降至更低水平,控產仍然是面板廠主基調。目前面板廠庫存控制在較安全區間。”奧維睿沃高級研究經理榮超平表示。
“今年一季度面板廠商稼動率在60%出頭,這是歷史最低稼動率。”TrendForce研究副總范博毓向新華財經表示。
在面板廠商有意維持低稼動率的情況下,面板價格自今年一季度逐漸回升。當前小尺寸32/43寸已經回到面板廠的現金成本以上,而大尺寸65/75寸當前均價已接近現金成本,隨著面板價格的上漲,面板價格目標朝著總成本線靠近。
“按照目前的65/75大尺寸每個月10美金漲幅的趨勢,大尺寸還需持續上漲3-4個月能達到其面板總成本線,但是隨著面板價格的持續爬升,面板廠漲價的壓力越來越大,往后每月漲幅將逐漸縮小。”榮超平表示。
京東方相關責任人向新華財經表示,目前面板產業稼動率水平已經恢復至75%左右,與面板需求水平相當,有助于產業鏈改善庫存與價格狀態,產業健康度持續提升中。當前面板價格距盈虧平衡仍有較大空間,產業仍將處于調整階段,隨著下半年旺季來臨將進入需求驅動價格的新階段。
范博毓也表示,預計今年3到5月的價格上漲會推動面板價格回到現金成本之上,不過三季度漲幅不會像二季度那么大,但是面板廠希望面板價格能在第三季度回到盈虧平衡點。
6.18或為下半年價格關鍵
2022年,全球包括中國彩電市場均出現下滑。奧維云網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彩電市場零售量為3634萬臺、同比下降5.2%。TrendForce數據顯示,2022年出貨量為2.02億臺,下降3.9%,創下近十年電視出貨量新低。
而2023年全球彩電市場也不容樂觀。榮超平表示,2023年全球經濟增長表現疲軟,全球電視整機整體出貨呈現下滑態勢,不同區域表現有差異,預計東歐、西歐等市場電視規模繼續大幅度下滑;但是其他區域仍存在增長機會。Omdia中國區研究總監張兵也曾表示,預計2023年全球電視出貨量為2.06億臺,比2022年僅增加約200萬臺。
湘財證券的研報顯示,傳統消費電子受通貨膨脹、疫情及2021 年需求透支等因素影響,2022年需求萎靡。2023年第一季度,智能手機、PC 及電視等消費電子等細分市場需求疲軟延續,對應的上游需求將受影響,庫存調整或持續至2023年中期。
顯示面板是重資產高技術密集型行業,參與企業少,投入產出周期長,在行業景氣高峰期,產能無法快速跟進,在行業低谷期,產能調整彈性亦很小。而面板的終端應用產品大多數是消費電子產品,與經濟周期密切關聯,市場競爭充分,需求變化迅速。“因此,作為上游主要核心部件的面板需要相當長的反應時間。面板行業的周期性主要是由于產能和需求周期進行周期契合而造成。在反應期間,隨著供需的失衡,產品價格振幅巨大。”董敏表示。
王先明表示,面板價格從2月份啟動的上漲本質上來自于面板廠深陷巨虧,必須在6月將價格提升至盈虧平衡線之上的經營壓力。而隨后因漲價利益驅動、涌動的滿產執念等各種因素促成的稼動率提升,給未來的供需市場埋下不確定性。“品牌商亦將開始考慮,如若618售賣不如預期,將留下庫存壓力。”他強調。
范博毓也持有類似觀點,他認為本輪面板價格上漲是面板廠急于扭轉經營不利局面而主觀調低稼動率,屬于供給端驅動的自我調控,市場整體需求并沒有太大改觀,并且這種調控會成為常態。
京東方上述負責人則表示,從目前來看基于運營壓力,目前各面板企業的稼動水平理智控制在合理水平。目前京東方執行按需生產策略,以需求指導稼動變化,避免對產業鏈庫存水平形成壓力。同時我們觀察到,電視及手機的市場規模已基本筑底,IT市場規模從疫情的峰值回歸,人們的生活習慣已經改變,市場規模將永久性的高于疫情前水平。
“同時,產品結構發生了升級變化。受限于船運價格暴漲,2022年電視平均尺寸增長僅0.6英寸,隨著船運價格回落,預計2023年電視尺寸或將大幅增加1.3英寸。高刷新率電競需求在各個領域都呈現高速成長狀況。電視產能釋放減緩,各面板廠不再是降價之爭,轉變為盈利能力之爭,產品結構優化之爭,今年或許是一個規模向質量轉變的新的大周期元年。”該負責人表示。
“6.18大促會是今年下半年面板價格走勢的關鍵。面板廠商希望在今年第三季度的面板價格回到盈損點之上,具體還需要看今年6.18大促活動的結果,如果銷量較好,需求端會推動面板價格繼續上漲。”范博毓表示。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