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商品期貨市場4月21日大面積下跌。其中,鐵礦主力合約跌超4%;瀝青、焦煤、豆油、錳硅、SC原油主力合約跌超3%;LU、棕櫚油、紙漿、滬錫、滬鎳、豆一等多個品種主力合約跌超2%。上漲品種方面,EG主力合約漲超2%,白糖、生豬、LPG、甲醇主力合約漲超1%。
截至21日下午收盤,追蹤國內商品市場的中證商品期貨價格指數收報1340.26點,較前一交易日下跌1.84%;中證商品期貨指數收報1754.11點,較前一交易日下跌1.84%。
中證商品期貨價格指數4月21日日內走勢圖?來源:新華財經專業終端
(資料圖片)
黑色系負反饋擔憂加重 鐵礦、焦煤顯著下跌
黑色系品種4月21日全線下跌,其中原料端鐵礦、焦煤跌幅顯著,鐵礦主力合約跌近4%,領跌今日國內商品市場,焦煤主力合約也跌超3%。
終端市場始終沒有迎來明顯的利好,鋼材去庫速度放緩,而隨著利潤下降,鋼廠減產壓力逐漸加大,產業鏈負反饋擔憂情緒加重。據我的鋼鐵網(Mysteel),截至4月21日當周,調研247家鋼廠高爐開工率84.59%,環比上周下降0.15%;高爐煉鐵產能利用率91.50%,環比下降0.30%;鋼廠盈利率42.42%,環比下降5.20%,同比下降32.47%;日均鐵水產量245.88萬噸。
鐵礦石供給端,據市場消息顯示,巴西發運有所回升,非澳巴礦發運量同比持續修復,港口庫存本周小幅增加。此外,政策方面,國家發展改革委近日表示,將繼續緊盯鐵礦石市場動態,會同有關部門綜合采取供給保障、需求調節、市場監管等措施,堅決遏制鐵礦石價格的不合理上漲,促進鐵礦石市場平穩運行。基本面疲軟疊加政策調控,市場情緒偏向悲觀。預期來看,國泰君安期貨分析認為,近期關于年內粗鋼產量平控預期開始升溫,若全年粗鋼產量平控,考慮到廢鋼供應及鐵礦石自身供應的恢復,或加重未來鐵礦石供需轉弱的壓力。總體而言,目前產業鏈仍處于負反饋邏輯當中,下行壓力仍存,但需要警惕遠期合約過高貼水所可能帶來的反復。
而焦煤方面,國內產量穩步回升,蒙煤通關也維持高位,焦煤供應端寬松。方正中期期貨表示,供給端壓力對焦煤價格有持續壓制,下游采購意愿不強,焦炭第三輪提降,煤端利潤繼續向下游傳導。焦煤期現價格中期走勢承壓,操作上維持逢高沽空思路。
此外,瀝青、豆油、錳硅、SC原油主力合約均跌超3%。
乙二醇逆勢漲超2% 鄭糖重回6900元/噸上方
繼前一交易日低開高走大幅飆升之后,21日乙二醇繼續逆勢上揚,主力合約終盤收高2.16%,強勢領漲商品市場。供應端收縮成為支撐乙二醇價格連續拉漲的主要原因。據生意社消息,5月衛星石化、恒力石化、浙石化等裝置均計劃轉產EO。同時,市場又有傳言稱三江輕烴裂解對應的乙二醇新裝置有所延后,加上部分石化裝置計劃檢修……一時間有關乙二醇供應收縮的消息密集出現。不過,在美爾雅期貨看來,雖然乙二醇成本支撐尚可,一體化有較強的減產或轉產預期,但煤化工近期開工意向明顯增強,進口貨源逐步恢復中,總體供應壓力短期內暫難緩解,由于終端持續偏弱,聚酯開工率預期下降,乙二醇向上空間有限。
鄭糖在隔夜外盤沖高的帶動下,21日早盤拉漲超2%,進一步刷新本輪上漲高點6952元/噸。盡管尾盤糖價漲幅收窄至1.65%,但仍收于6900元整數關口上方。除了外盤糖價炒的沸沸揚揚的“逼倉”傳聞,供需偏緊的基本面仍主導食糖市場。目前國際糖市仍在等待巴西產量遞補印度和泰國的供應缺口,但巴西農業部下屬的國家商品供應公司CONAB表示,巴西2023年甘蔗種植面積降至12年來的最低水平,則抵消了2022/23榨季糖產量預計至3703.62萬噸帶來的利空。在此影響下,國際原糖期價站上25美分/磅、創下11年來高位。展望后市,一德期貨認為,國內食糖生產逐步收尾,進口成本過高限制進口流入,(鄭糖)大多跟隨外糖而動,國內拋儲動態仍是近期關注重點。
其他品種方面,生豬進一步企穩,主力合約終盤漲近1.6%;甲醇、液化石油氣也雙雙漲超1%。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