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時代已然到來。第二十屆上海國際汽車工業展覽會上,可以看到,行業格局正在重塑——外資、合資展臺人氣不旺;全面向“新”、全副智能武裝的中國自主品牌,“吸睛”度、話題度遠遠超過了曾經傲視中國市場的外資品牌。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下至入門級高性價比車型、上至百萬元售價豪華純電車型,中國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時代真正站在舞臺中央,站上全面超越外資品牌的起點。
拓展百萬豪車市場 自主品牌高端化里程碑
除了耳熟能詳的“蔚小理”等新勢力品牌,多家傳統車企的新能源高端品牌也悉數亮相本屆車展,帶來了仰望U8和U9、極氪ZEEKR X、深藍汽車S7、飛凡F7、智己LS7、昊鉑Hyper GT、比亞迪宋L、魏牌藍山、歐拉閃電貓、蔚來全新ES6、小鵬全新G6等全新車型,依托各自的技術和資源優勢,在智能電動賽道上向高端化發起沖擊。
百萬元以上的豪華汽車市場以往被外資車企的燃油車牢牢占據。在智能電動時代,超豪華品牌轉型緩慢,給中國品牌留出空間。
本次車展上,比亞迪旗下高端新能源汽車品牌仰望汽車展示U8、U9車型,其中仰望U8推出豪華版和越野玩家版兩種版本,官方預售價格109.8萬元。
4月18日,參觀者在仰望U8展車旁駐足觀看。 新華社記者 方喆攝
敢于如此定價源于比亞迪多年研發投入打造出的尖端技術,包括:易四方、云輦、刀片電池、超級車身、智能座艙、智駕輔助。據介紹,易四方技術可以讓車輛在一側車輪高速爆胎時平穩減速行駛至安全地帶;在云輦加持下,即使車輛掉了一個車輪仍可以平穩行駛。
百萬身價標簽讓仰望汽車成為本次車展的人氣品牌,一些網友調侃說:“以前沒錢才買比亞迪,現在是沒錢買比亞迪了。”
仰望汽車展臺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展臺人氣爆棚,一度需要排隊半小時才能進入。外資品牌從業者和外國媒體蜂擁而至,想看看中國的百萬豪華電動車到底是什么樣,“我不能完全聽懂他們的話,但是他們的身體語言透露出驚嘆。”
廣汽埃安展示了高端品牌昊鉑Hyper GT車型和首款超跑Hyper SSR,兩款車外形頗具科技動感。Hyper GT五種配置預售價從21.99萬元到33.99萬元;超跑Hyper SSR零百加速時間為1.9秒,預售價達到128.6萬元。
在50萬元左右價格段,MPV車型成為不少自主品牌向上的突破口。吉利旗下極氪汽車展示了去年底上市的純電豪華MPV極氪009,具備全域安全守護、頭等艙航空座椅、822公里綜合工況續航里程,官方零售價49.9萬元至58.8萬元,今年以來平均成交價達52.7萬元。
圖為極氪009
在車展發布會上,不時可以聽到有自主品牌高管放言,要做500萬元以內最好的SUV,“豪言壯語”背后是技術研發和產品底氣。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說,豪華車是本次車展的重要亮點。自主品牌新能源車型在技術研發能力上取得顯著進步,不再只討論外觀內飾設計,更敢于直接與外資豪華品牌比拼技術硬實力。
4月18日,參觀者走在極狐汽車展臺上。 新華社記者 方喆攝
份額碾壓、價格比肩 自主品牌漸成市場領導者
站上百萬元關口無疑是自主品牌發展的里程碑。此前,自主品牌已經完成了兩個指標的向上突破,即份額和價格。
國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長明表示,電動汽車的快速發展正在促進自主品牌汽車競爭力從量變轉向質變。今年一季度,中國品牌乘用車市場占有率達52.2%,同比提升6.3個百分點。電動車自主品牌市場占有率達到84.7%。
價格方面,蔚來汽車47.5萬元的均價已經和奔馳相當;理想汽車均價37.8萬元,超過奧迪,和寶馬接近;比亞迪均價17.6萬元,比本田的17.5萬元略高,接近豐田的18.5萬元。
“兩個指標都往上走,這就是競爭力。”徐長明說。
麥肯錫研究報告稱,前瞻布局投入和快速響應能力讓中國自主品牌在三電技術和智能駕駛相關領域逐步建立起競爭優勢,在智能電動的全球浪潮中暫時取得“先手”。
“我們發現非常多的觀眾想來看中國自主品牌的展臺,而傳統外資品牌車企觀眾相對少。”艾睿鉑咨詢大中華區聯席負責人、亞太地區汽車行業負責人戴加輝(Stephen Dyer)告訴記者,外資品牌產品以往在中國很有競爭力,如今他們都在擔心競爭力不足,很明顯外資品牌市場份額在不斷下滑。
外資品牌不再是中國市場的領導者。外資汽車零部件企業安波福亞太區總裁楊曉明告訴記者,中國汽車已經從追隨者發展成為新能源汽車和智能化創新的引領者。
“今日中國之動向,將引領明天世界之方向。”寶馬集團董事長齊普策在車展發布會上直言,能在中國優秀,就能在世界出彩。
幾乎所有歐洲汽車企業的高層都來了上海,不僅因為中國市場的重要性,更是為了深入觀察在新能源市場上“咄咄逼人”的中國品牌,在哪些地方超越了他們。
“有外資品牌負責人問我,為什么我們開發的電動車在歐洲很受歡迎,銷量不錯,在中國卻少有消費者感興趣?”戴加輝說,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有太多新鮮內容,尤其是年輕一代并不看重品牌,而是追求新鮮感和新科技。中國品牌提供了消費者喜歡的智能座艙、輔助駕駛等智能功能,這在市場上十分行之有效。
“舉個例子,同價格段中國品牌具備的自動駕駛輔助功能相比外資品牌高出百分之幾十,這是競爭力的體現。”戴加輝說。
以“智”“電”新科技全面加持 為進階發展夯實底氣
在車展上,可以看到中國自主品牌和產業鏈企業在智能技術、電池技術上下足功夫。
城區NOA(Navigate on Autopilot)導航輔助駕駛功能成為各大品牌的發力點。過去兩年的探索讓業界意識到,全無人自動駕駛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當下的商業模式應走向更容易實現的高速及城區NOA。
車展上,小鵬汽車G6首發亮相,新車搭載了量產的智能輔助駕駛系統XNGP。小鵬表示,這是實現無人駕駛前智能輔助駕駛的終極形態。目前,小鵬已開放上海、廣州和深圳的城市NGP功能,標志著XNGP第一階段的能力正式開放,計劃在今年下半年開放XNGP第二階段能力。
理想汽車表示,智能駕駛步入了3.0時代,通過大模型AI算法,擺脫對高精地圖的依賴,像人類司機那樣實時地感知、決策、規劃。理想AD Max 3.0的城市NOA將于一季度開始推送內測用戶,年底將推向100個國內城市。
AI大模型是當下市場熱點,大模型“上車”有望讓汽車真正進入“用戶定義汽車”時代。
阿里集團副總裁、斑馬智行CEO張春暉在車展上透露,汽車是大模型最大的交互應用場景,AliOS智能汽車操作系統已接入阿里云的通義千問大模型進行測試。斑馬智行最新發布的第三代汽車AI能力體系Banma Co-Pilot會率先在高端智能電動品牌智己汽車上落地。
電池技術方面,龍頭企業寧德時代發布“凝聚態電池”,單體能量密度高達500Wh/kg,可實現電池高比能與高安全兼得,凝聚態電池的車規級應用版本今年內具備量產能力。
寧德時代透露,由于能量密度和安全性都比較高,即使把凝聚態電池切開,也不會發生起火爆炸,滿足民航安全標準,有望開啟載人航空電動化的全新場景。
寧德時代同時宣布鈉離子電池首發落地奇瑞車型,為彌補鈉離子能量密度不足,寧德時代研發了“AB”電池的技術方案,通過鈉離子電池和鋰離子電池的合裝,實現降低成本、優化性能。
分析人士說,“智”“電”技術全方位發力,將為未來中國品牌的進階發展夯實技術底座。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