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市的自然環境是怎樣的?
位置境域
敦煌市地處甘肅省西北部,東西分別與瓜州縣、肅北蒙古族自治縣和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相接。敦煌位于甘肅、青海、新疆三省(區)的交匯點,東有三危山,南有鳴沙山,西面是沙漠與羅布泊相連,北面是戈壁,與天山余脈相接。介于北緯39°40′—41°40′,東經92°13′—95°30′之間,總面積2.67萬平方千米,其中綠洲面積1991平方千米,僅占總面積的7.18%。
地形地貌
敦煌市南北高,中間低,自西南向東北傾斜,平均海拔1139米。市境東有三危山,南有鳴沙山,西面是沙漠,與塔克拉瑪干沙漠相連,北面是戈壁,與天山余脈相接。
氣候特征
敦煌市屬典型的暖溫帶干旱性氣候,氣候干燥,降雨量少,蒸發量大,晝夜溫差大,日照時間長。四季分明,春季溫暖多風,夏季酷暑炎熱,秋季涼爽,冬季寒冷。全年日照時數為3246.7小時,年平均降水量42.2毫米,蒸發量2505毫米,年平均氣溫9.9℃,最高氣溫41.7℃,最低氣溫-30.5℃。年平均無霜期152天。
水系水文
敦煌綠洲由黨河滋補,發源于祁連山的黨河,全長390千米,流域面積1.68萬平方千米,年徑流量3.02億立方米,是敦煌人民的母親河。境內除黨河外,地面水還有西水溝、東水溝、南湖泉水區,年徑流量0.62億立方米。
敦煌市有什么歷史文化?
文物古跡
截至2022年,敦煌境內有各類文物景點265處,有3處世界文化遺產,分別是莫高窟、玉門關遺址、懸泉置遺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處,分別是莫高窟、玉門關遺址、懸泉置遺址、敦煌境內長城;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2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47處。特別是被稱為“文化瑰寶”的莫高窟,在國內外享有盛譽,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節日
四月八廟會
敦煌“四月八廟會”是民間的傳統節日。每逢農歷四月初八,當地居民,特別是佛教信徒為紀念釋伽牟尼涅日,攜老扶幼,成群結隊,聚集在莫高窟、三危山、雷音寺燒香拜佛,朝圣祭祖。
滑沙節
每年的6月1日,敦煌市旅游局、文化局、體委等單位聯合舉辦一次大型滑沙節。滑沙是在鳴沙山下山的一種玩法。
曬腰腿
鳴沙山沙粒純正,不含塵土,熱沙浴治療風濕性關節炎。每年六月六,有腰腿病患者,熬好烏雞湯,備上老黃酒,正午以后,來到鳴沙山下的沙梁上,喝湯、飲酒,然后用熱沙埋住腰腿部,頭上打傘遮涼,讓身體在烈日下暴曬三個小時左右。